长时间玩手机伤脑减寿!自然子刊:这种危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原因其实是. |
![]() |
来源:百医网2022-10-28 11336002
问一个小问题:早上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问一个小问题:早上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想必对于很多人来说,起床先看手机已经成为了一天开始的标志。在接下来的一整天里,手机以其意想不到的魔力征服了所有的男女老少和上班族,帮助工人们及时了解老板的最新动态。学生爱刷微博,吃瓜的人一定要吃当天最新鲜的瓜;就连很多以前对电子产品不屑一顾的中老年人也开始手机了,手机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当代人生活的必需品。
但是,你知道吗?忙着看手机的时候,伴随着无孔不入的蓝光。蓝光是自然光的组成部分,能量高,穿透力强。长期暴露在这种高能光线下,无疑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来源:互联网)
那么,这种伤害有多大呢?是危言耸听还是真的有害?
俄勒冈州立大学Jaga Giebultowicz团队对蓝光的杀伤力进行了详细解答,相关工作发表在《自然》子期刊《npj aging》上。在这个实验中,他们使用了一种蓝色的LED灯(类似于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发出的蓝光),每天将果蝇暴露在蓝光下12个小时,以观察可能的不良反应。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发现每天暴露在蓝光下12个小时的果蝇不仅视网膜和大脑神经元受损,而且还有明显的运动障碍,以至于很难在围栏墙上爬行。
暴露在蓝光下会导致果蝇视网膜光感受器变性(第一部分)和大脑神经变性(第二部分)
(资料来源:npj老龄化)
不仅如此,长期暴露在蓝光下使果蝇的睡眠和昼夜节律紊乱,体内的应激保护基因在光照条件下高度表达,大大缩短了果蝇的寿命,加速了其衰老。而且上面的蓝光伤害也不会贵,因为果蝇是视障,无法敏感。
果蝇在蓝光下寿命缩短。
(资料来源:npj老龄化)
没想到小小的电子屏幕杀伤力这么大,研究人员倒吸一口冷气。那么,什么因素会影响这种蓝光伤害呢?为了找出这个问题,研究人员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好事多磨。三年后的《npj aging》日,他们再次宣布蓝光的危害具有年龄依赖性,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对生物的破坏性影响会进一步恶化。
(资料来源:npj老龄化)
在本研究中,果蝇幼虫被置于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分别为2天;20天;40天;60天),然后转移到由LED灯创造的持续蓝光环境中生活,以供研究人员观察。
与前述一致,光环境的改变缩短了果蝇的寿命。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寿命损失现象在老年果蝇(黑暗培养60天)中更加突出。据报道,幼果蝇在蓝光照射下的存活时间是老果蝇的2-3倍;此外,脑神经检测显示,蓝光照射后老年果蝇脑神经退化更严重。
不同年龄果蝇死亡率
(资料来源:npj老龄化)
暴露在蓝光下会导致老化苍蝇大脑的神经退化加剧。
(资料来源:npj老龄化)
从这个角度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果蝇会变得更容易受到蓝光的侵蚀。但是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科学家对此感到困惑。为了找出罪魁祸首,研究人员进行了更详细的分子实验。
众所周知,线粒体被称为细胞的发电体。
厂 ,它可以产生ATP作为能量通货供机体使用。然而当线粒体发生损耗活力下降时,会使细胞可用的能量越来越少,细胞不再 蓬勃生长 ,从而加速老化 这似乎也是果蝇 折寿 的关键点 研究人员对蓝光下的老年果蝇线粒体活性进行检测,发现线粒体含量和呼吸功能分别受年龄和光照的影响而发生损耗。线粒体呼吸功能如何分别因衰老和蓝光暴露而降低的结果示意图摘要
(图片来源:npj aging)
我们确定,线粒体中的特定反应在蓝光环境下会显著减少,而其他反应虽不受蓝光的影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减少。因此,可以认为,暴露在蓝光下对衰老中的果蝇的伤害加重了。 文章的通讯作者Giebultowicz说。
这对于 手机依赖重症患者 来说无疑于晴天霹雳,尤其是热衷于某音、某宝的中老年朋友 不让玩手机还如何快乐的度过退休时光呢?!对此,研究人员指出,人们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减少屏幕蓝光的影响,如采用琥珀色镜片可以过滤蓝光、保护视网膜;其次,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其他设备也可以设置成屏蔽蓝光的模式等。
不过,要想真正的做到规避蓝光危害、健康生活,还是需要我们下定决心,关掉手机电脑。多走走、多看看,拥抱大自然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哦~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两篇《自然》:肺癌私联神经元!科学家首次发现小细胞肺癌细胞会在脑内与神经元形成突触,借助电信号促进肿瘤生长 (2025-09-16)
- Sci Adv:新型双特异性抗体有望成为抗击巨细胞病毒的“免疫特种兵” (2025-09-16)
- 《神经病学》:代糖或伤认知!8年随访发现,摄入较多代糖与记忆力、语言流畅性和整体认知能力下降速度提升32%、173%和62%相关 (2025-09-16)
- Nature子刊:超越ADC,中国博后发明ABC药物,重拳出击,精准靶向 (2025-09-16)
- Cell子刊:“滴血验癌”新突破,王延博/张硕等利用细胞外囊泡,精准检测10多种癌症 (2025-09-16)
- 47亿!派林生物易主中国生物,血液制品行业格局将重塑 (2025-09-15)
- 【9月16日直播预告】从样本到洞察:蛋白质组学智能实验室的自动化流程与AI高效赋能 (2025-09-15)
- 聚焦靶向蛋白降解、小核酸、多肽、细胞治疗等热点议题,与60+行业领袖共探生物医药未来。10月16-17日,深圳,期待您的加入! (2025-09-15)
- Nature子刊:个性化定制碱基编辑器,治疗致命血管疾病 (2025-09-15)
- 智力出现障碍的罪魁祸首!Cell Rep:两种“染色质管家”联手失控,神经元“身份混乱”致认知受损 (2025-09-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