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在体外成功重建人类体节发生 |
![]() |
来源:100医药网原创 2022-12-27 09:50
在一项研究中,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培养皿和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揭示了人类身体构造的早期阶段是如何建立的。相关研究结果于2022年12月21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尽管米开朗基罗的杰作 大卫 捕捉到了人类身体的壮丽,但在人类发育过程中,这种精致的身体构造(body plan)究竟是如何建立的,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困扰着科学家。这主要是由于在研究中使用人类胚胎所带来的技术限制和伦理问题。
然而,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培养皿和诱导性多能(iPSC)揭示了人类身体构造的早期阶段是如何建立的。相关研究结果于2022年12月21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Reconstituting human somitogenesis in vitro 。论文通讯作者为京都大学人类生物学高级研究所的Cantas Alev博士。
与动物界的其他生物类似,人体由重复的解剖单元或节段(segment)组成---一个突出的例子是人类脊柱的椎骨。人类胚胎中这类节段的最原始版本被称为体节(somite),产生于一种叫做前体节中胚层(presomitic mesoderm, PSM)的胚胎组织,并有助于形成多种结构,包括软骨、骨骼、皮肤和骨骼肌。
虽然Alev及其同事们以前的研究工作重建了所谓的分节时钟(segmentation clock),这是人类体节正确形成所需的分子振荡器和基因表达的动态 波 ,但它不能再现人类体轴发育过程中发生的复杂的三维形态学和结构变化。
在这项的新研究中,这些作者使用由人类iPSC衍生细胞和Matrigel(一种富含胞外基质成分的粘性凝胶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构建出一种三维模型,该,模型可以在培养皿中再现我们早期身体构造的产生,他们称之为 axioloids 。
Alev说, (我们的)axioloids不仅捕获了分节时钟的振荡性质,而且还捕获了在分节和体节发生过程中观察到的分子以及三维形态和结构特征。
通过在他们的实验设计中采取自下而上的方法,Alev和他的团队发现了维甲酸(更常见的是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在体节形成过程中的一个以前未被重视的功能作用。Alev评论说, 我们自下而上的方法对于揭示体节形成过程中维甲酸的作用至关重要。许多人可能错过了这一重要作用,因为维生素A是一种常见的补充剂,通常包括在培养基中。
Alev解释道,当axioloids与实际的人类胚胎进行比较时,它们显示出 与卡内基第9-12阶段的人类胚胎有显著的相似性,众所周知,这是人类发育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在该阶段,大脑和心脏等器官开始形成。
最后,利用含有通常与先天性脊柱疾病相关的突变的iPSC,这些作者证实axioloids能够有助于确定这些突变如何促成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
Alev说, 我们(自下而上的)构建axioloids的方法不仅使我们能够解开基本的生物过程,如细胞形态和细胞状态,而且使我们能够确定突变如何导致脊柱疾病。我们还预计,为了更好地了解其他疾病的病因和病理,类似的策略将变得越来越必要。 ( 100yiyao.com)
参考资料:
1. Cantas Alev et al. . Nature, 2022, doi:10.1038/s41586-022-05649-2.
2. Sculpting the human body plan in a dish
https://phys.org/news/2022-12-sculpting-human-body-dish.html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两篇《自然》:肺癌私联神经元!科学家首次发现小细胞肺癌细胞会在脑内与神经元形成突触,借助电信号促进肿瘤生长 (2025-09-16)
- Sci Adv:新型双特异性抗体有望成为抗击巨细胞病毒的“免疫特种兵” (2025-09-16)
- 《神经病学》:代糖或伤认知!8年随访发现,摄入较多代糖与记忆力、语言流畅性和整体认知能力下降速度提升32%、173%和62%相关 (2025-09-16)
- Nature子刊:超越ADC,中国博后发明ABC药物,重拳出击,精准靶向 (2025-09-16)
- Cell子刊:“滴血验癌”新突破,王延博/张硕等利用细胞外囊泡,精准检测10多种癌症 (2025-09-16)
- 47亿!派林生物易主中国生物,血液制品行业格局将重塑 (2025-09-15)
- 【9月16日直播预告】从样本到洞察:蛋白质组学智能实验室的自动化流程与AI高效赋能 (2025-09-15)
- 聚焦靶向蛋白降解、小核酸、多肽、细胞治疗等热点议题,与60+行业领袖共探生物医药未来。10月16-17日,深圳,期待您的加入! (2025-09-15)
- Nature子刊:个性化定制碱基编辑器,治疗致命血管疾病 (2025-09-15)
- 智力出现障碍的罪魁祸首!Cell Rep:两种“染色质管家”联手失控,神经元“身份混乱”致认知受损 (2025-09-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