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S: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用于成像和治疗人类肿瘤的新系统 |
![]() |
来源:100医药网原创 2023-06-02 13:07
来自德国海德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系统,其或能成功解决迄今为止最大的问题之一,即在生理学相关的温度下进行工作。由于放射出的辐射,放射性化合物既适合成像也适合治疗癌症,通过适当地将其结合在新型所谓的放射性核素治疗中,这两种应用就能很好地结合起来。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题为 Toward Personalized Medicine: One Chelator for Imaging and Therapy with Lutetium-177 and Actinium-225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国海德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系统,其或能成功解决迄今为止最大的问题之一,即在生理学相关的温度下进行工作。
研究者Manja Kubeil博士表示,基本上我们能认为放射性化合物的功能就好像我们用来控制汽车的智能钥匙,我们使用所谓的放射性核素,即不稳定的原子核,当其发生衰变时会自发发射出电离辐射,而我们能利用性的放射性核素来追踪肿瘤,随后利用不同的治疗性放射性核素对病变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内部辐照。
研究人员开发的正是这种能追踪和破坏肿瘤的物质,他们采用了匹配的放射性核素对,由于其分解特性,其既能被用来成像,也能用于相同靶点分子的肿瘤治疗。相关的放射性核素往往会被稳定结合在所谓的螯合剂中,并能通过一种化学桥来连接生物分子, 螯合剂 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其词干与被小龙虾的爪子包围有关,而研究人员更喜欢其分子笼子的形象,螯合剂能牢牢包围放射性核素以便其不能在体内不受控制地扩散。寻找靶向性的生物分子必须与癌细胞的对接位置完美匹配,就像锁上的钥匙一样,随后,放射性核素就会在肿瘤组织上积累,并在其中专门发挥其破坏性影响。
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用于成像和治疗人类肿瘤的新系统。
图片来源: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22). DOI:10.1021/jacs.2c08438
比如,镥-177(Lutetium-177)就特别适合作为释放电子的 发射体来治疗多种肿瘤,以及作为成像的 射线的来源;而锕-255(Actinium-225)则是一种能用于有效治疗的 发射体,其在破坏肿瘤方面更为有效,且能被螯合剂紧密结合,这两种放射性核素都不在地球上自然存在,因此就需要使用适当的方法来对其进行人工生产。 发射体能释放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粒子,其通常用于癌症治疗,因为其在组织中的范围非常小,但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能量,常常能有效攻击并杀灭癌细胞;镥-177的半衰期为7天,锕-255的半衰期则为10天,这对于患者的治疗来讲是非常理想的,因为其足以实现有效地治疗。
截止到目前为止,市场上仅有一种络合剂(complexing agent)能同样高效地结合放射性核素,即DOTA,这种在核医学中经常使用的螯合剂能以非常稳定的金属络合物而闻名,但其也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即只有在生化条件下非常高的温度(80度以上)才有可能更加完美地结合治疗性放射性核素。研究者Kubeil说道,如果你正在处理蛋白衍生物,这些温度或许就太高了,因为即使40度下其也会变性;我们所开发的新型螯合物系统在这些较低的温度下也能可靠地发挥作用。
此外,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其也呢狗实现比已知的螯合剂更快速的放射性标记,而这种系统的另一个有点在于,其能有效附着在多种生物结合物上,这就意味着能增加病变组织上的对接点的选择;总之,这种新开发的螯合剂能构成新型模块和个体化药物系统的基础,从而通过简单地交换部分化学结构,来面向不同的成像和治疗领域。(100yiyao.com)
原始出处:
Patrick Cieslik,Manja Kubeil,Kristof Zarschler, et al.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22). DOI:10.1021/jacs.2c0843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县医院医生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发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论文,为脑中风治疗带来新策略 (2025-07-06)
- 显著肿瘤消退!福建医科大学发文:发现结直肠癌肝转移潜在治疗新通路 (2025-07-06)
- Nature Methods:解锁细胞3D迷宫——AI新视角,看清生命最微观的动态建筑 (2025-07-06)
- Cell:开发出LoxCode技术,可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追踪细胞命运 (2025-07-05)
- Cancer Cell:胡国宏团队首次揭示,化疗会唤醒休眠癌细胞,导致癌症复发转移 (2025-07-05)
- 研究破解马传贫疫苗致弱关键因素 (2025-07-05)
- 《科学》:分子胶重大突破!超1600个靶蛋白浮出水面,分子胶可降解蛋白范围大幅扩大 (2025-07-05)
- MC:复旦大学团队首次发现BAG2感知精氨酸缺乏,促进肿瘤存活的机制! (2025-07-05)
- Nature:人体组织中的体细胞镶嵌现象,科学家揭秘人类健康与疾病背后的基因秘密 (2025-07-04)
- AJPEM:肠道激素FGF19加速脂肪燃烧,促进肥胖小鼠减肥 (2025-07-0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