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D:科学家揭示黑色素瘤改变其环境从而促进转移背后的分子机制 |
![]() |
来源:100医药网原创 2023-06-19 18:41
来自特拉维夫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黑色素瘤是如何通过在在真皮层中形成新的淋巴管来深入皮肤组织从而在全身扩散,从而影响其周围的环境来支持其需求的。黑色素瘤是一种最致命的皮肤肿瘤,其通常起源于上皮组织,在进展过程中,细胞能入侵到真皮层并通过淋巴系统和血液系统来发生转移,在黑色素瘤细胞侵入真皮层之前常常能观察到真皮淋巴管密度会增加,但其产生背后的分子机制,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上题为 Primary melanoma miRNAs trafficking induce lymphangiogenesis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特拉维夫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黑色素瘤是如何通过在在真皮层中形成新的淋巴管来深入皮肤组织从而在全身扩散,从而影响其周围的环境来支持其需求的,研究者认为,这一研究发现或能帮助科学家们开发抵御这种致死性癌症的新型疫苗策略。
黑色素瘤通常发生于表皮(皮层最顶层的组织)中黑色素细胞的失控分裂,在第二阶段,癌细胞能穿透真皮并通过淋巴系统和血液系统进行转移;此前研究中,研究人员在黑色素瘤周围的皮肤中观察到了淋巴管密度的急剧上升,这一机制直到现在才被科学家们所阐明。Greenberger教授解释道,我们主要的研究问题在于,黑色素瘤到底是如何影响淋巴管的形成的,然后再通过淋巴管进行转移;本文中,我们首次发现,在第一阶段,黑色素细胞能分泌名为黑色素小体(melanosomes)的胞外囊泡,那么这些囊泡是什么?以及其如何影响周围的环境呢?通过对人类黑色素瘤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发现,黑色素小体能穿透淋巴管。
科学家揭示黑色素瘤改变其环境从而促进转移背后的分子机制。
图片来源: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2023). DOI:10.1016/j.jid.2023.02.030
随后研究人员分析了黑色素小体在实际淋巴管细胞环境中的行为,结果发现,这里的黑色素小体能穿透细胞并向其发送一种复制和迁移的信号;换句话说,原发性黑色素瘤能分泌细胞外囊泡来穿透淋巴管并促使肿瘤附近淋巴管的形成,并能使得黑色素瘤进展并进入转移的致死性阶段。
黑色素瘤细胞在癌细胞到达皮肤真皮层之前能分泌名为黑色素小体的胞外囊泡,这些囊泡会改变真皮层的环境从而促进癌细胞生长,因此黑色素瘤细胞主要负责利用淋巴管来丰富真皮层,从而为其后期发生转移准备基质成分,比如,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进行的研究就发现,黑色素小体并不会在淋巴细胞中停止,因为其还会影响宿主机体的系统。由于黑色素瘤在转移前阶段并不危险,因此理解其通过淋巴系统和血液系统进行扩散转移背后的分子机制或许有望帮助开发抵御这种致死性癌症的新型疫苗策略。
黑色素瘤停留在皮肤上并不危险,因此,对抗黑色素瘤最有希望的方向就是免疫疗法,即开发一种新型疫苗来激发宿主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抵御黑色素小体,尤其是攻击已经被黑色素小体所入侵的淋巴内皮细胞,如果研究人员能在淋巴结中阻断产生转移的机制,或许就有望阻断疾病进一步扩散了。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抑制黑色素小体的释放或I型干扰素信号来阻断淋巴管生成过程或有望阻断黑色素瘤进展到致死性的转移阶段。(100yiyao.com)
原始出处:
Gil S. Leichner,Inbal Schweitzer,Shani Dror, et al. ,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2023). DOI:10.1016/j.jid.2023.02.03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两篇《自然》:肺癌私联神经元!科学家首次发现小细胞肺癌细胞会在脑内与神经元形成突触,借助电信号促进肿瘤生长 (2025-09-16)
- Sci Adv:新型双特异性抗体有望成为抗击巨细胞病毒的“免疫特种兵” (2025-09-16)
- 《神经病学》:代糖或伤认知!8年随访发现,摄入较多代糖与记忆力、语言流畅性和整体认知能力下降速度提升32%、173%和62%相关 (2025-09-16)
- Nature子刊:超越ADC,中国博后发明ABC药物,重拳出击,精准靶向 (2025-09-16)
- Cell子刊:“滴血验癌”新突破,王延博/张硕等利用细胞外囊泡,精准检测10多种癌症 (2025-09-16)
- 47亿!派林生物易主中国生物,血液制品行业格局将重塑 (2025-09-15)
- 【9月16日直播预告】从样本到洞察:蛋白质组学智能实验室的自动化流程与AI高效赋能 (2025-09-15)
- 聚焦靶向蛋白降解、小核酸、多肽、细胞治疗等热点议题,与60+行业领袖共探生物医药未来。10月16-17日,深圳,期待您的加入! (2025-09-15)
- Nature子刊:个性化定制碱基编辑器,治疗致命血管疾病 (2025-09-15)
- 智力出现障碍的罪魁祸首!Cell Rep:两种“染色质管家”联手失控,神经元“身份混乱”致认知受损 (2025-09-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