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揭示Tim17 在携带信号序列的线粒体蛋白转运中起着关键作用 |
![]() |
来源:100医药网原创 2023-08-25 11:33
线粒体被称为细胞的发电厂,对人体代谢至关重要。人体线粒体由 1300 种不同的蛋白和两层脂肪生物膜组成。绝大多数线粒体蛋白在产生时都携带可切割的转运信号,必须主动转运到线粒体中。线粒体被称为细胞的发电厂,对人体代谢至关重要。人体线粒体由 1300 种不同的蛋白和两层脂肪生物膜组成。绝大多数线粒体蛋白在产生时都携带可切割的转运信号,必须主动转运到线粒体中。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由德国弗莱堡大学医学系的Nils Wiedemann教授和Carola Hunte博士萨尔兰大学的Martin van der Laan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通过生化和细胞生物学实验,首次精确地展示了携带信号序列的线粒体蛋白如何通过一个带负电荷的独特沟槽进入线粒体。相关研究结果于2023年8月1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Central role of Tim17 in mitochondrial presequence protein translocation 。
转运机制是重要的基石
Wiedemann说, 在发现线粒体信号序列 40 年后,我们的实验揭示了线粒体蛋白转运和细胞发电厂逐步建立的精确机制。有关线粒体蛋白转运机制的信息是细胞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500 多种线粒体蛋白的功能失常会导致各种疾病,因此对线粒体的研究对医学非常重要。
人们已经知道,线粒体蛋白通过内膜信号序列转运酶(TIM)输入到线粒体基质中。该转运酶的两个重要核心亚基是 Tim17 和 Tim23。在此之前,人们一直认为携带信号序列的线粒体蛋白通过充满水的 Tim23 通道跨内膜转运。然而,近期基于人工智能的结构预测表明,Tim23 并未形成通道。这些作者如今能够证实携带信号序列的线粒体蛋白实际上通过Tim17蛋白中的沟槽输入线粒体。
Tim17 蛋白中带有负电荷的沟槽
大多数转运到线粒体中的蛋白都含有一种复杂的分子信号序列,该信号序列的一侧带正电荷且可溶于水,另一侧则含有可溶于脂肪的分子残基。与这种转运信号带正电荷的一侧相反,Tim17的沟槽含有一个带强负电荷的区域,从酵母到人类的所有Tim17蛋白都含有这个区域。
图片来自Nature, 2023, doi:10.1038/s41586-023-06477-8。
论文第一作者、弗莱堡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的Laura Fielden博士和Jakob Busch博士利用化学标记蛋白与分离的线粒体进行了功能性体外转运实验,结果表明Tim17沟槽中的负电荷与带正电荷的信号序列相互作用,因此对线粒体蛋白的转运至关重要。与此同时,线粒体信蛋白号序列的脂溶性一侧与脂膜对齐,使得这种信号序列能够在Tim17与线粒体内膜之间的界面上转运。
Fielden解释说, 如今我们阐明了携带信号序列的线粒体蛋白在生物膜界面上转运的这一基本机制,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线粒体信号序列的一侧带正电荷和另一侧是脂溶性的,并且需要它来进行转运。 Fielden强调了这些结果的重要性,它们如今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线粒体的基础。( 100yiyao.com)
参考资料:
Laura F. Fielden et al. . Nature, 2023, doi:10.1038/s41586-023-06477-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县医院医生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发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论文,为脑中风治疗带来新策略 (2025-07-06)
- 显著肿瘤消退!福建医科大学发文:发现结直肠癌肝转移潜在治疗新通路 (2025-07-06)
- Nature Methods:解锁细胞3D迷宫——AI新视角,看清生命最微观的动态建筑 (2025-07-06)
- Cell:开发出LoxCode技术,可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追踪细胞命运 (2025-07-05)
- Cancer Cell:胡国宏团队首次揭示,化疗会唤醒休眠癌细胞,导致癌症复发转移 (2025-07-05)
- 研究破解马传贫疫苗致弱关键因素 (2025-07-05)
- 《科学》:分子胶重大突破!超1600个靶蛋白浮出水面,分子胶可降解蛋白范围大幅扩大 (2025-07-05)
- MC:复旦大学团队首次发现BAG2感知精氨酸缺乏,促进肿瘤存活的机制! (2025-07-05)
- Nature:人体组织中的体细胞镶嵌现象,科学家揭秘人类健康与疾病背后的基因秘密 (2025-07-04)
- AJPEM:肠道激素FGF19加速脂肪燃烧,促进肥胖小鼠减肥 (2025-07-0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