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科学家首次证实,BCL |
![]() |
来源:奇点糕 2023-09-01 16:01
虽然研究团队把BCL-2抑制剂增强DCs功能,进而改善抗肿瘤免疫应答的作用归类为“脱靶效应”(off-target effects),但相比各种各样的副作用,这类积极的脱靶效应当然多多益善。近日,法国古斯塔夫 鲁西(Gustave Roussy)癌症研究所团队在Cancer Discovery期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BCL-2是制约人体内I型DCs(cDC1)功能的检查点,敲除BCL-2或使用BCL-2抑制剂,可改善cDC1的激活和抗原提呈功能,与PD-1抑制剂实现协同增效,并有望用于实体瘤的治疗[1]。
论文首页截图
法国研究者们能够筛选出BCL-2,借助的仍然是CRISPR/Cas9技术,但筛选对象并不是已处于终末分化状态的成熟DCs,而是能无限扩增的永生化未成熟DCs,这种细胞的转录组学特征整体与成熟DCs相似,且可以使研究者准确筛选出影响DCs关键功能,或是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基因[2]。
BCL-2就在研究者们对抗原提呈功能相关基因的筛选中脱颖而出,同时它还与DCs凋亡有关,再加上它又是有药可用的 现成 靶点,自然会成为探索重点。
初步实验就显示,使用维奈克拉或在研的其它高选择性BCL-2抑制剂,都能增强永生化未成熟DCs或骨髓来源DCs的抗原提呈功能,但BCL-2抑制剂的作用需要依赖DCs的自噬,对自噬功能缺陷的DCs(敲除Atg5/Atg7基因)无效。
BCL-2抑制剂可增强DCs抗原提呈功能
敲除BCL-2或使用BCL-2抑制剂后,永生化未成熟DCs内表达上调的基因,大多数(82%)都与I型干扰素应答有关,趋化因子(如CCR2/CXCR3)和共刺激分子(如CD80/83/86)受体表达明显上升,DCs分泌IL-1 、IL-6等白介素的能力也增强,这些都是增强DCs免疫激活作用的 利好消息 。
在纤维肉瘤和非小细胞()模型小鼠上的实验也显示,BCL-2抑制剂能够与PD-1抑制剂协同增效,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且对细胞表面标志物变化的分析显示,被BCL-2抑制剂激活的DCs亚群基本仅限于cDC1(表现为CCR7、XCR1、CD86及MHC-II类分子的表达上调)。
BCL-2抑制剂能够与PD-1抑制剂协同增效,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
定向清除掉cDC1或T细胞,或是抑制DCs等髓系细胞从肿瘤引流淋巴结进入肿瘤部位,都会使BCL-2抑制剂的免疫增效作用消失,这就证明了cDC1在BCL-2抑制剂起效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此外,将大量已敲除BCL-2的永生化未成熟DCs转移到荷瘤小鼠体内,也可增强T细胞和I型干扰素应答依赖性的癌症免疫监视、有效抑制肿瘤生长,且敲除BCL-2或使用BCL-2抑制剂,不会显著影响DCs的存活,这就为潜在的 过继性DCs疗法 提供了可能。
虽然研究团队把BCL-2抑制剂增强DCs功能,进而改善抗应答的作用归类为 脱靶效应 (off-target effects),但相比各种各样的副作用,这类积极的脱靶效应当然多多益善。
而且此前还有研究显示,BCL-2抑制剂治疗能够改善效应T细胞对的浸润[3],或许在BCL-2抑制剂的激励下,DCs能和T细胞们来个双管齐下?现在已经有一些临床早期研究,在评估BCL-2抑制剂和PD-1/L1抑制剂的联合使用,希望这些研究也能早点得到积极的结果~
参考文献:
[1]Zhao L, Liu P, Mao M, et al. BCL2 inhibition reveals a dendritic cell-specific immune checkpoint that controls tumor immunosurveillance[J]. Cancer Discovery, 2023.
[2]Zhao L, Liu P, Xie W, et al. A genotype-phenotype screening system using conditionally immortalized immature dendritic cells[J]. STAR Protocols, 2021, 2(3): 100732.
[3]Kohlhapp F J, Haribhai D, Mathew R, et al. Venetoclax increases intratumoral effector T cells and antitumor efficacy in combination with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J]. Cancer Discovery, 2021, 11(1): 68-7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Neuron:大脑突触的“幕后英雄”,科学家揭示α2δ亚基调控神经信号强度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5-07-07)
- Nature:有望实现体内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 (2025-07-07)
- Nature Medicine:没有安全阈值!你爱吃的加工肉、奶茶和炸鸡,正在悄悄“偷走”你的健康! (2025-07-07)
- 全国首票进口中药材近程属地查检在湖北实现 (2025-07-07)
- Nature: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2025-07-07)
- 南方医科大学发表最新Nature Cancer论文 (2025-07-07)
- JAMA子刊:7万余人韩国队列分析显示,乳腺癌幸存者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低8%,或与特定癌症疗法有关 (2025-07-06)
- Nature:人工智能助力认知科学!科学家用微型循环神经网络解锁大脑决策秘密 (2025-07-05)
- 迪哲医药舒沃哲®获FDA加速批准上市,系全球首款在美获批的EGFR exon20ins非小细胞肺癌国创新药 (2025-07-05)
- 长三角地域推动医疗安康协同倒退 (2025-07-0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