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科学家发现细胞废弃物移除过程和人类帕金森疾病发生之间的神秘关联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4-04-12 14:52
该研究揭示了溶酶体膜损伤及溶酶体自噬功能障碍与帕金森病进展及严重程度的紧密关联,为攻克这一困扰人类已久的神经系统顽疾开辟了崭新的研究路径。尽管人类帕金森疾病已经被发现一百多年了,但目前仍然没有疗法能减缓或阻断这种疾病的进展,更不用谈治疗这种疾病了,探究这一困境的关键在于,科学家们对于疾病的发病机制理解相对较少。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题为 Lysophagy protects against propagation of -synuclein aggregation through ruptured lysosomal vesicles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大阪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人类帕金森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程。
文章中,研究人员注意到, -突触核蛋白(一种疾病相关的蛋白)在细胞间发生扩散的能力依赖于其从溶酶体中逃逸的能力,而溶酶体是细胞内捕获废物的特殊区室,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溶酶体自噬的生理过程能够通过清除受损溶酶体,有效地阻断 -突触核蛋白的扩散。
早在1997年,研究人员就首次发现 -突触核蛋白与帕金森疾病发生有关,当时研究人员在一些患者中发现了一种遗传突变。随后的调查结果显示, -突触核蛋白在路易体(Lewy bodies)中高度富集,极有可能是驱动疾病进程的核心病理标志。值得注意的是,引发疾病的并非 -突触核蛋白的天然形态,而是其异常折叠成的各种异构体。
科学家发现细胞废弃物移除过程和人类帕金森疾病发生之间的神秘关联
图片来源: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3). DOI:10.1073/pnas.2312306120
尽管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这种错误折叠的 -突触核蛋白到底是如何引起帕金森疾病的,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错误折叠的 -突触核蛋白或许就是帕金森疾病相关大脑变性发生的起点。此外,错误折叠的 -突触核蛋白还具备在细胞间播散的能力,如同 种子 一般诱导其他正常 -突触核蛋白发生错误折叠,加剧病情恶化。
研究者Keita Kakuda说道,虽然溶酶体能捕获并清除错误折叠的 -突触核蛋白,但有新证据显示,这些蛋白可能削弱溶酶体膜并实现逃逸。基于此,研究团队运用细胞模型,旨在探究这一逃逸现象在 -突触核蛋白细胞间扩散中的关键作用。实验结果证实,错误折叠的 -突触核蛋白确实会被溶酶体摄取,但在溶酶体破裂后得以释放,继而被相邻细胞吸收,诱导原本正常的 -突触核蛋白发生错误折叠。进一步研究揭示,通过干扰溶酶体自噬过程,可以有效抑制错误折叠蛋白的进一步传播。
研究者Hideki Mochizuki表示,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帕金森疾病的神经病理学进展或许与两件事情有关:溶酶体破裂导致的功能障碍,以及清除破裂溶酶体能力的下降。
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结果有望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减缓或阻断疾病进展的治疗性策略,而这或许也代表了新型疗法开发的重大突破。考虑到 -突触核蛋白病理学表现也在一系列相关疾病中被观察到,比如多系统萎缩症(multiple systems atrophy)和某些类型的病等,因此,本文研究结果意义深远,其深化了我们对错误折叠 -突触核蛋白扩散机制的认识,有望推动更佳疗法的诞生,惠及帕金森病及相关疾病的广大患者。
综上,该研究揭示了溶酶体膜损伤及溶酶体自噬功能障碍与帕金森病进展及严重程度的紧密关联,为攻克这一困扰人类已久的神经系统顽疾开辟了崭新的研究路径。(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Keita Kakuda,Kensuke Ikenaka,Akiko Kuma, et al.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3). DOI:10.1073/pnas.231230612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两篇《自然》:肺癌私联神经元!科学家首次发现小细胞肺癌细胞会在脑内与神经元形成突触,借助电信号促进肿瘤生长 (2025-09-16)
- Sci Adv:新型双特异性抗体有望成为抗击巨细胞病毒的“免疫特种兵” (2025-09-16)
- 《神经病学》:代糖或伤认知!8年随访发现,摄入较多代糖与记忆力、语言流畅性和整体认知能力下降速度提升32%、173%和62%相关 (2025-09-16)
- Nature子刊:超越ADC,中国博后发明ABC药物,重拳出击,精准靶向 (2025-09-16)
- Cell子刊:“滴血验癌”新突破,王延博/张硕等利用细胞外囊泡,精准检测10多种癌症 (2025-09-16)
- 47亿!派林生物易主中国生物,血液制品行业格局将重塑 (2025-09-15)
- 【9月16日直播预告】从样本到洞察:蛋白质组学智能实验室的自动化流程与AI高效赋能 (2025-09-15)
- 聚焦靶向蛋白降解、小核酸、多肽、细胞治疗等热点议题,与60+行业领袖共探生物医药未来。10月16-17日,深圳,期待您的加入! (2025-09-15)
- Nature子刊:个性化定制碱基编辑器,治疗致命血管疾病 (2025-09-15)
- 智力出现障碍的罪魁祸首!Cell Rep:两种“染色质管家”联手失控,神经元“身份混乱”致认知受损 (2025-09-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