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点后不吃饭真能控制脂肪肝?Cell Metabolism揭示:限时进食通过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改善代谢性肝病新机制 |
![]() |
5点后不吃饭真能控制脂肪肝?Cell Metabolism揭示:限时进食通过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改善代谢性肝病新机制
来源:100医药网 2024-08-06 10:36
本研究揭示了限时进食影响肝脂肪变性的机制,发现扭链瘤胃球菌及代谢物2-羟基-4-甲基戊酸(HMP)在改善MASLD/MASH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为代谢紊乱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影响着四分之一的人口,对公共健康造成了巨大的挑战。MASLD涵盖了从简单的肝脂肪变性到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等一系列肝脏疾病,其中MASH以肝脏坏死、炎症和纤维化为特征,可逐步演变为肝硬化乃至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因此,减缓MASLD的进展,尤其是逆转已建立的MASH,是目前临床治疗关注的重点。由于MASLD/MASH病理机制复杂且目前缺乏获批的医疗干预措施,饮食和生活方式干预仍是其的主要选择。限时进食(TRF)作为一种饮食干预手段,已被证实可以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肝脂质堆积,但其长期的依从性和具体机制仍有待探索。
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庞艳莉研究团队在Cell Metabolism发表了题为A microbial metabolite inhibits the HIF-2a-ceramide pathway to mediate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time restricted feeding on MASH的研究性论文,发现限时进食(TRF)能有效改善MASLD/MASH,并揭示了TRF影响肝脂肪变性的机制,为代谢紊乱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思路。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对MASLD患者进行了为期4周的限时进食(TRF)干预,受试者从早上7点到下午5点可随意进食(10小时进食),从下午5点至次日早上7点禁食(14小时禁食)。
结果显示,限时进食(TRF)干预后,患者的肝脂肪变性指数(HSI)、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等均降低,同时伴有体重指数(BMI)下降。对受试者的粪便样本进行分析发现,TRF干预使得扭链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torques)的丰度显著增加。在高脂肪饮食(High-Fat Diet, HFD)诱导的MASLD小鼠模型中,研究人员进一步验证了TRF干预能够有效改善MASLD,并确定了扭链瘤胃球菌在此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图:扭链瘤胃球菌及代谢物HMP在TRF改善MASLD/MASH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深入的机制研究揭示,扭链瘤胃球菌通过产生2-羟基-4-甲基戊酸(Hydroxy-Methyl Pentanoate, HMP)抑制了肠道HIF-2 -神经酰胺途径,从而对MASLD/MASH产生治疗效果。研究还鉴定了rtMor酶,这是扭链瘤胃球菌中合成HMP的关键4-甲基-2-氧代戊酸还原酶。
接着,研究团队进一步证实,无论是定植扭链瘤胃球菌还是口服HMP补充剂,都可以改善MASH小鼠模型的肝脂肪变性、炎症和纤维化,进而确定了扭链瘤胃球菌及其代谢产物HMP是治疗代谢紊乱的潜在TRF模拟物,这有望解决禁食方案依从性差的问题。
此外,研究人员还对另一种流行的饮食干预措施 5:2间歇性禁食(5A2F)进行了评估,该干预措施为每周随意进食5天并禁食2天。结果显示,经过四周的5A2F干预,受试者的肝损伤指标(HSI、ALT、AST、ALP和GGT)和TG水平显著下降,伴随着BMI的降低。进一步分析显示,扭链瘤胃球菌和HMP水平的提升,表明5A2F对MASLD的改善同样依赖于扭链瘤胃球菌-HMP的调控。
总体而言,本研究加深了对肠道共生菌调节宿主代谢疾病发展机制的理解,确定了扭链瘤胃球菌及代谢物HMP在TRF改善MASLD/MASH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扭链瘤胃球菌及其代谢产物HMP可作为TRF模拟物用于MASLD/MASH的治疗,为代谢紊乱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思路。(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Zhang Y, Wang X, Lin J, et al. A microbial metabolite inhibits the HIF-2 -ceramide pathway to mediate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time-restricted feeding on MASH.Cell Metab. Published online July 23, 2024. doi:10.1016/j.cmet.2024.07.00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JAMA子刊:7万余人韩国队列分析显示,乳腺癌幸存者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低8%,或与特定癌症疗法有关 (2025-07-06)
- Nature:人工智能助力认知科学!科学家用微型循环神经网络解锁大脑决策秘密 (2025-07-05)
- 迪哲医药舒沃哲®获FDA加速批准上市,系全球首款在美获批的EGFR exon20ins非小细胞肺癌国创新药 (2025-07-05)
- 长三角地域推动医疗安康协同倒退 (2025-07-04)
- 青海:“医保钱包” 完成职工团体账户跨省共济 (2025-07-04)
- JAMA子刊:首个临床试验显示,艾司氯胺酮鼻喷雾剂单药即可快速有效改善难治性抑郁症 (2025-07-04)
- Nature子刊:新研究发现PIEZO2离子通道在冠状血管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2025-07-03)
- Cell:免疫“刹车”新突破!双特异性抗体为自身免疫病治疗按下“静音键”! (2025-07-03)
- 加科思BET抑制剂JAB-8263自免适应症IND申请获受理 (2025-07-03)
- 申报称中国安康科技家当已转向转型深入阶段倒退 (2025-07-0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