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子刊:科学家首次发现,接种新冠疫苗可以减轻新冠对精神健康的有害影响! |
![]() |
来源:奇点糕 2024-08-28 09:22
Sterne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再次强调了感染新冠后患精神疾病的风险增加,而且在未接种疫苗的群体中风险增加更多。新冠又来了!这次流行的主要是奥密克戎JN.1变异株。庆幸的是,虽然JN.1的传播能力很强,但是它的毒性不大[1]。
尽管如此,感染之后,还是得难受一阵子。就在上周,我和我的家人就中招了。集体出现头晕乏力、浑身酸软的症状,个别人还拉起了肚子。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最深切的感受是:我这脑子又开始不好使了,昏沉、焦躁。由此可见,无论新冠怎么进化,它这影响人类精神状态的技能一直没丢。
众所周知,接种新冠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新冠感染的严重程度。不过,接种新冠疫苗是否有益于精神健康,目前还没有相关研究。
今天,由英国布里斯托大学Jonathan Sterne领衔的研究团队,在著名期刊《 精神病学》上发表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就首次探讨了上述问题。
Sterne团队基于英国超2400万人的数据,再次证实感染新冠与患各种精神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更重要是的,他们的数据还表明,接种新冠疫苗的人,患各种精神疾病的风险增加较少[2]。
因此,他们认为,接种新冠疫苗可以减轻新冠感染对精神健康的不良影响,建议大家都接种一下,尤其是各种精神疾病患者,因为他们感染新冠的风险也更高。

▲论文首页截图
Sterne团队在获得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授权之后,将2400万名受试者分成了三组(有重合):新冠疫苗获批前的队列(18648606人,随访时间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接种新冠疫苗队列(14035286人,随访时间2021年6月至12月),未接种新冠疫苗队列(3242215人,随访时间2021年6月至12月)。
研究涉及的精神疾病主要包括:、严重精神疾病、一般焦虑症、后应激障碍、进食障碍、成瘾、自残和自杀。总体来看,感染新冠之后,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升高;有精神病史的人,发病率高于没有的。如果因新冠住院的话,发病率最高。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

▲三组受试者八种精神疾病的发生情况
单独看发病率最高的抑郁症的话,与未感染新冠的受试者相比,感染新冠之后,患抑郁症风险升高;其中,新冠疫苗获批前队列的受试者患病风险增加93%(aHR=1.93),未接种疫苗队列受试者患抑郁症风险增加79%(aHR=1.79),接种疫苗队列受试者患病风险增加16%(aHR=1.16)。
单独看严重精神疾病的话,与未感染新冠的受试者相比,感染新冠之后,患病风险同样升高;其中,新冠疫苗获批前队列的受试者患严重精神疾病风险增加49%(aHR=1.49),未接种疫苗队列受试者患病风险增加45%(aHR=1.45),而接种疫苗队列受试者患病风险则降低9%(aHR=0.91)。

▲三组抑郁症和严重精神疾病的发病风险比较
从受试者的精神病史角度来看的话,与未感染新冠的受试者相比,有抑郁症病史的感染者在感染新冠之后的第1-4周,患抑郁症的风险最高。
具体来说,对于新冠疫苗获批前队列的受试者而言,风险增加90%(aHR=1.90);对于接种疫苗队列受试者而言,风险仅增加3%(aHR=1.03)。

▲精神病史的影响
至于其他精神疾病的发病风险情况,与抑郁症和严重精神疾病大体上类似。

▲接种疫苗对其他精神疾病发病风险的影响
总的来说,Sterne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再次强调了感染新冠后患精神疾病的风险增加,而且在未接种疫苗的群体中风险增加更多。
Sterne团队认为,这项研究成果再次凸显了接种新冠疫苗的重要性,不仅可以降低感染的严重程度,还能降低患精神疾病的风险。对于精神疾病患者而言,接种疫苗尤为重要,他们不仅感染新冠的风险更高,而且出现不良预后的风险也更高。
无论如何,家中如果有高风险人群,还是建议大家定期接种新冠疫苗。
参考文献:
[1].Paciello I, Maccari G, Pierleoni G, et al. SARS-CoV-2 JN.1 variant evasion of IGHV3-53/3-66 B cell germlines. Sci Immunol. 2024;9(98):eadp9279. doi:10.1126/sciimmunol.adp9279
[2].Walker VM, Patalay P, Cuitun Coronado JI, et al. and Mental Illnesses in Vaccinated and Unvaccinated People. JAMA Psychiatry.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1, 202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登上Cancer Cell:恒瑞医药TROP-2 ADC药物,治疗晚期/转移性实体瘤的首次人试验数据发布 (2025-10-26)
- Science:肾脏应激源引起的线粒体DNA突变可能有助于预测未来的器官衰退 (2025-10-25)
- Nature Genetics:告别拷贝数“估算”时代——ctyper如何利用泛基因组破译重复基因的序列天书? (2025-10-25)
- 《神经元》:科学家首次发现,TREM2-T96K突变与女性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增加相关! (2025-10-25)
- 2025年药物警戒任务会议召开 (2025-10-24)
- Nat Commun:皮肤细胞“变身”卵子?科学家开创不孕治疗新路径 (2025-10-24)
- 3D微纳机器人研究获进展 (2025-10-24)
- Science:1+1>2的智慧!蚂蚁的“建筑免疫”如何与个体隔离行为协同增强群体抗性 (2025-10-24)
- 西藏社保系统完成跨越式倒退 织密高原“平易近生保证网” (2025-10-23)
- 重磅!杭州医保新政宣布!来岁1月1日起施行 (2025-10-2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