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子刊:全球合作破解梅毒!迄今为止最广泛的梅毒螺旋体基因组调查,揭示潜在的疫苗开发靶点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4-09-29 15:53
为了阻止梅毒的传播,研究者收集了迄今为止最广泛的梅毒螺旋体基因组调查,并将遗传数据与提供样本的病人的临床信息联系起来。梅毒病例在全球范围内激增,使得公共卫生官员四处寻找阻止梅毒传播的方法。如今,一项针对四大洲梅毒遗传学的大型合作研究发现了潜在的疫苗靶点的线索。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4年9月的 Microb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Clinical and genomic diversity of Treponema pallidum subspecies pallidum to inform vaccine research: an international, molecular epidemiology study 。
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大约500年前首次出现在欧洲。梅毒的初期症状各不相同,但导致梅毒的螺旋形细菌 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 subspecies pallidum),可在人体内存活多年,通常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如果感染子宫内的婴儿,还会导致出生缺陷。
20世纪中叶,随着青霉素注射液这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的出现,梅毒病例有所减少。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艾滋病流行后性行为的改变,梅毒病例也变得不常见了。但最近,梅毒又不受欢迎地卷土重来。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的数据,2022年美国梅毒病例为207,255例,比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多。在这些病例中,婴儿(其中一些是死胎)占3,755例。世界其他国家也出现了同样令人不安的上升趋势。
研究方法与发现
为了阻止梅毒的传播,研究者收集了迄今为止最广泛的梅毒螺旋体基因组调查,并将遗传数据与提供样本的病人的临床信息联系起来。他们正在利用这些数据寻找这种微生物表面不发生变化的蛋白质。这些稳定的蛋白质可能是疫苗的良好靶点。
此前的几项科学研究使用了梅毒螺旋体的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帮助人们开始了解全球流行菌株的分布情况。然而,为评估梅毒螺旋体的临床和遗传多样性以便为梅毒疫苗开发提供信息而进行的样本分析却寥寥无几。
这项研究招募了来自四个国家的参与者,包括哥伦比亚、中国、马拉维和美国。来自非洲和南美洲的梅毒螺旋体基因组样本在以前的遗传研究中代表性不足,是梅毒螺旋体遗传数据集特别有价值的补充。在这些样本采集完成后,被送往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全球健康与传染病研究所,由Jonathan Parr博士的实验室绘制它们的遗传序列图。
Parr说: 全球合作伙伴收集的全基因组测序样本提高了我们对梅毒螺旋体循环菌株的认识。这些结果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菌株之间的差异,并确定疫苗开发的靶点。
图片来自Lancet Microbe, 2024, doi:10.1016/S2666-5247(24)00087-9
重要发现
研究者通过基因图谱绘制和蛋白建模发现,梅毒螺旋体在各大洲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但也有足够多的相似之处,因此他们认为这可能为有效的全球疫苗找到很好的靶点。康涅狄格大学医学院教授Justin Radolf强调了这些发现的重要性。Radolf说: 通过将突变映射到梅毒螺旋体蛋白的三维模型上,我们获得了至关重要的见解,这些见解将为梅毒疫苗的设计提供参考。
未来展望
研究者正在评估疫苗的可接受性,以确定个人对参与未来梅毒疫苗临床试验的顾虑,以及疫苗对重点人群的潜在影响。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Arlene C. Se a博士说: 如今与社区接触非常重要,这样可以在疫苗开发出来之前就了解患者对未来梅毒疫苗试验的意见和担忧。
康涅狄格大学医学院儿科系主任Juan Salazar说: 这项研究凸显了合作的力量。我们的研究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地的健康问题,更是为了帮助全球解决这一持续影响全球数百万人的疾病。
这项研究不仅为梅毒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宝贵的线索,也为全球公共卫生合作树立了典范。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遏制梅毒的传播。(100yiyao.com)
参考资料:
Arlene C Se a et al. . Lancet Microbe, 2024, doi:10.1016/S2666-5247(24)00087-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太空中的心跳!Biomaterials:人类心肌细胞在太空中能存活更长时间,为地球上更好的治疗策略提供线索 (2025-02-24)
- Nat Neurosci:科学家以前所未有的细节在蛋白质水平上成功绘制出了人类大脑发育的详细图谱 (2025-02-24)
- Science:科学家绘制出新型遗传图谱,识别出1000个潜在的肾脏疾病新型疗法靶点 (2025-02-24)
- Cell:模拟低氧呼吸效果的药物HypoxyStat有望治疗一系列线粒体疾病 (2025-02-24)
- 国度药监局对于修订氟尿嘧啶打针剂阐明书的布告 (2025-02-24)
- 医保商保同步结算 全国多地试点的新形式怎样样了? (2025-02-24)
- 还在担心腹膜纤维化影响透析效果?Stem Cell Res Ther研究表明丹参素搭配干细胞外泌体或能对抗腹膜纤维化难题 (2025-02-24)
- 传统中药吴茱萸的“隐藏技能”曝光!Int J Biol Macromo:吴茱萸次碱可调节神经炎症,帮你跟大脑迷糊、焦虑说拜拜! (2025-02-24)
- Nature:科学家识别出能阻止机体攻击性行为和诱导亲社会行为的特殊大脑区域 (2025-02-24)
- Nature:科学家有望利用人工智能建模来应对全球传染性疾病大流行 (2025-02-2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