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睡眠时间出炉!每天10 |
![]() |
来源:医诺维 2024-10-08 11:07
对于健康而言,每天睡7个小时,晚上10-11点之间入睡,或是最佳睡眠时间。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修复过程,可以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人的一生中,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良好的睡眠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之一,而睡眠时间过短或睡眠不佳均会影响健康。
在当今社会,熬夜已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新常态。经常熬夜会给身体带来非常大的危害,众所周知,睡眠不足与心疾病、、、和总体死亡率的风险增加有关。
几点睡最健康?
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European Heart Journal-Digital Health 期刊发表了一篇题为" Accelerometer-derived sleep onset timing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idence:a UK Biobank cohort study "的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晚上10-11点之间睡觉可以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在午夜或更晚入睡的人风险最高。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 UK Biobank 的88026名参与者,平均年龄在43-79岁之间,其中女性占58%。使用腕戴式仪器在7天内收集参与者的有关入睡和醒来时间的数据。
研究发现,入睡时间在午夜或更晚的人发病率最高,而在晚上10:00-10:59之间入睡的人患心的风险最低。
入睡时间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具体来看,与10:00-10:59入睡相比,晚上11:00-11:59入睡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12%,在午夜或更晚入睡的人高25%,而晚上10:00之前入睡的人高24%。
研究人员表示,最佳入睡时间是在身体24小时周期中的特定时间点,偏差可能对健康有害。最危险的时间是在午夜之后,这可能会重置。
睡多久最健康?
挪威卑尔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lf-reported sleep problems,infection,and antibiotic use in patients in general practice"的研究论文。
研究发现,睡太多或太少都更容易生病,与睡7-8小时的人相比,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感染的可能性高27%,而睡眠超过9小时的人,感染的可能性高44%。
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Scientific Reports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sleep duration and phenotypic age in US adults:a population-based study"的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7小时睡眠最延寿,过长过短的睡眠时间都增加表型年龄,促进生物学衰老。
此外,运动水平显著调节睡眠和衰老之间的关系。对于没有运动习惯的人,过长过短的睡眠时间都增加表型年龄;对于每周运动150分钟以上的人,较长的睡眠时间与表型年龄降低有关,而较短的睡眠时间具有较高的表型年龄。
此外,JAMA Network Open 期刊发表了一篇题为" Association of Sleep Duration With All-and Major-Cause Mortality Among Adults in Japan,China,Singapore,and Korea "的研究论文。
研究表明,与7小时睡眠时间相比,其他睡眠时间都会增加死亡风险,7小时时死亡风险最低。
这是一项针对中国、日本、新加坡和韩国成人睡眠时间与死亡率之间的研究,首次为成人的睡眠时间提出了可参考性建议。
总的来说,在男性和女性中,7小时的睡眠时长是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原因死亡率相关的最低点。
男性睡眠时长与各死亡风险的关系
上海复旦大学冯建峰教授和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Aging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The brain structure and genetic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nonlinear association between sleep duration,cognition and mental health"的研究论文。
研究表明,对于中年及以上人群,每天睡7小时对大脑和心理健康最佳,而睡眠时间太短或太长,会损害认知能力、大脑结构和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对于健康而言,每天睡7个小时,晚上10-11点之间入睡,或是最佳睡眠时间。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Nat Biomed Eng:用“声波画笔”调控大脑!新型全息超声技术有望打开人类神经疾病治疗新大门 (2025-10-07)
- 《神经元》:短期高脂饮食也同样危险!科学家发现,两天的高脂饮食即可激活小鼠大脑特定抑制性神经元,导致认知受损,恢复正常饮食可逆转 (2025-10-07)
- 相分离研究登上Nature:超越转录调控,mRNA协调易凝聚蛋白稳态 (2025-10-07)
- 动辄百万美元奖金,这些科学大奖想要与诺贝尔奖竞争:它们含金量如何? (2025-10-06)
- Nature:T细胞耗竭的悖论——并非“精疲力竭”,而是“生产过剩”引发的蛋白毒性风暴 (2025-10-06)
- Cell:沉默的基因组,喧嚣的转录场——解密结核菌适应性的隐藏驱动力 (2025-10-06)
- Nature:谁掌控了人类生命的第一个开关?一个被“驯化”的逆转录病毒的自白 (2025-10-06)
- 三个月,改写生命!全球首例帕金森病实现功能性治愈 (2025-10-05)
- AJP:迄今最长时间真实世界安全性分析显示,艾司氯胺酮鼻喷剂的安全性与临床研究和产品说明书中已确定的一致 (2025-10-05)
- Nature子刊:谭蔚泓/邱丽萍团队开发核酸适配体武装的单核细胞疗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2025-10-0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