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Immunol Res:新研究表明靶向PTPRZ1的CAR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4-10-23 15:38
胶质母细胞瘤的生物学特性使其特别难以治疗。胶质母细胞瘤能够诱导一种限制免疫系统攻击的微环境,从而逃避标准治疗并迅速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侵袭性最强的原发性脑瘤,确诊后的平均生存期不到两年,目前的治疗方法对其仍然无效。近年来,疗法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是治疗成功率仍然相对较低。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内瓦大学和日内瓦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成功地确定了胶质母细胞瘤表面上的一种特定标志物,并且成功地开发出靶向这种标志物的细胞来消灭它们。这些CAR-T细胞似乎能够靶向肿瘤中不携带这种标志物的病变细胞,而放过健康细胞。这一发现为开展人体临床试验迈出了第一步。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PTPRZ1-targeting RNA CAR T cells exert antigen-specific and bystander antitumor activity in glioblastoma 。
胶质母细胞瘤的生物学特性使其特别难以治疗。胶质母细胞瘤能够诱导一种限制免疫系统攻击的微环境,从而逃避标准治疗并迅速复发。
CAR-T细胞免疫疗法涉及收集患者的T细胞,在实验室中对其进行基因改造,使其表达能够检测特异性成分的嵌合抗原受体(CAR),然后再注射到患者体内,使其能够特异性地靶向肿瘤。
作为CAR-T 细胞(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方面的专家,日内瓦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助理教授Denis Migliorini说, 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识别胶质母细胞瘤细胞表达的蛋白标志物。其中的一种标志物 PTPRZ1 尤为重要:我们能够产生靶向PTPRZ1的 CAR-T 细胞。这是 CAR-T 细胞有效对抗恶性胶质瘤的第一步。
利用mRNA制造定制细胞
大多数CAR-T细胞都是通过病毒载体产生的,这种技术在某些疾病中已经证明了它的价值,但在大脑中却不太适用。
Migliorini实验室博士后Darel Martinez Bedoya解释说, 事实上,病毒载体在血癌中会存在很长时间。大脑是一个脆弱的器官,这种持久存在可能会产生毒性风险。
因此,科学家们在 T 细胞中引入了编码所需CAR的信使 RNA(mRNA)。然后,T细胞中的分子机器负责产生正确的蛋白,以在T细胞表面上表达识别肿瘤靶标的CAR。
Martinez Bedoya解释说, 这种技术有很多优点。由此产生的CAR-T细胞提供了一个灵活的平台,可以根据肿瘤的特异性和进化情况进行多种调整。
有效性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靶向PTPRZ1的CAR-T细胞只攻击肿瘤细胞,作者首先在体外对健康细胞和肿瘤细胞进行了测试。Migliorini说, 令我们惊讶的是,CAR-T细胞不仅不会攻击健康细胞,而且还能通过旁观者效应识别和对抗不表达 PTPRZ1 标志物的肿瘤细胞。在这种情形下,CAR-T细胞很可能能够分泌促炎分子,即使在没有原始标志物PTPRZ1的情况下,当与PTPRZ1阳性肿瘤细胞共同培养时,它们也负责消除肿瘤细胞。
第二阶段是在人类胶质母细胞瘤小鼠模型中测试体内这种治疗。肿瘤生长得到了控制,小鼠的寿命明显延长,而且没有毒性迹象。
作者总结说, 通过在系统中瘤内注射CAR-T细胞,我们可以使用更少的细胞,大大降低外周毒性的风险。有了这些数据和其他尚未公布的数据,如今可以设想在人类中进行首次临床试验了。 (100yiyao.com)
参考资料:
Darel Mart nez Bedoya et al. . 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 2024, doi:10.1158/2326-6066.CIR-23-109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自然·免疫学》:打破传统认知!大坪医院/昆明市延安医院团队从头设计多肽,精准抑制细胞焦亡孔道功能,为炎症治疗开辟新途径 (2025-09-17)
- 流感季不用慌!Sci Adv:“抗体鸡尾酒”抗多种毒株还不怕突变,感染5天给药仍能救命 (2025-09-17)
- 新疆放慢构建当代中药家当系统 (2025-09-17)
- 《免疫》:科学家首次发现,最毒乳腺癌在转移前就拿下了抗癌前哨! (2025-09-17)
- Nature子刊:姜海/邓贤明团队开发高通量蛋白降解剂筛选平台,成功发现SKP2分子胶降解剂 (2025-09-17)
- Cell子刊:华人学者研究证实,短短几天垃圾饮食就会损伤大脑记忆,并提出解决办法 (2025-09-17)
- Nature:中国学者开发阿尔茨海默病颠覆性疗法——短肽通过应力释放,分解tau蛋白纤维 (2025-09-17)
- Nature:细胞世界也“内卷”——能量不足者,请“出列”! (2025-09-17)
- 调出《河北省另免费用一次性物品治理目次》部门物品 (2025-09-16)
- 浙江颁布深入医疗服务价钱改造试点首轮动静调整方案 (2025-09-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