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传进”血管检测心脏 |
![]() |
据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荷兰飞利浦公司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首次研发出了一块大小仅为1毫米的超声波传感器,可将其放入血管内,监测心脏的情况,在很多心脏手术和医疗造影中派上用场。以前,手术意味着在病人的身上划开一条大口子;现代医学则为医生提供了一套侵入程度较低的“武器”,让他们可进入病人的体内进行操作。
一种比较流行的方式是朝病人体内插入一些长而纤细、弹性较好的导管并通过这些导管来实施手术。很多医生都推荐这项手术,然而,实施这项手术一般要耗时4小时到6小时,且更为关键的是,三分之一接受该手术的病人都需要进行重复治疗。这是因为,尽管包括X光射线在内的各种各样的图像设备能够帮助医生将导管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但它们无法精确地测量需要制造出多大的手术伤疤组织才能阻止电信号的不规则流动。
如果伤疤组织太小,将无法阻止异常的电信号;如果伤疤组织太大,可能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严重伤害周边的身体器官。与直接开刀相比,这种传感器的方法能让病人更快恢复。但缺点是,医生在使用这种导管进行手术时,视野有限,无法精确地查看到病患的身体组织和器官。
现在,飞利浦公司研制出的“迷你”超声波传感器解决了这个问题。为了让医生对烧伤组织看得更清楚,飞利浦公司的研究人员将一个超声波传感器压缩至1毫米大小,并将该传感器插进一个电烧导管的顶端。当然,超声波早就出现并实施手术中了,以前就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造影中,其主要原理是声波在密实的身体组织内会传递得更快。
科学家们一直在对超声波扫描仪进行“瘦身”,有些配有屏幕(可显示图片)的机器的大小与一部手机相当。探头也已被广泛应用于人体内,比如医生将探头插到食道下以检查食道反常的生长或获得更清晰的心脏图片,但是这些探头还是太过庞大笨重,宽大的通道才能让其通行。相比之下,飞利浦公司最新研发的传感器非常纤小,足以将其挤压到血管内,并从血管内检测心脏。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中疾控发布提示:2月需关注这些传染病 (2025-02-19)
- 专家提示:寒冷季节哮喘患者要做好自我管理 (2025-02-13)
- 肝癌复发率高 专家:高危患者必须定期复查 (2025-02-12)
- 大风降温 谨防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2025-02-10)
- 正确认识流感,这7个误区容易被忽视! (2025-02-06)
- 专家支招远离“节后综合征” 逐步恢复正常生活节奏 (2025-02-05)
- 儿童患流感为何恢复有快有慢?专家:吃得科学很重要 (2025-02-05)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这份专家“锦囊”助你健康过春节 (2025-01-22)
- 得过甲流还会二次感染吗?专家:短期一般不会 (2025-01-17)
- 中国疾控中心提示:今年1月需关注这些疾病 (2025-01-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