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科学与健康 “忽悠”无效 |
![]() |
世界糖尿病日刚刚过去,人们发现糖尿病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富贵病了,无论经济状况、年龄性别,都可能被“糖魔”盯上。而在遗传因素之外,膳食是否合理、生活方式是否健康也是能否远离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指出,吃什么、怎么吃是科学,健康绝不是“忽悠”出来的。如今小胖墩日益增多,主要是由于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青少年膳食结构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不吃早餐、在外就餐、饮酒、吸烟等不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导致的。意识影响行为,行为决定健康。
马冠生指出,提倡食物多样化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是有科学依据的,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搭配。充足的营养,使人身心健康,而食物多样化才能保证各种营养充足。而合理膳食与适当运动则是相辅相成的:健康的饮食行为和运动习惯是控制体重或减肥的必需措施。
有很多人尤其是年轻女性为了保持体重,过度节食。这也是常见的误区。女性在过度节食的同时,减掉脂肪的同时,也减掉了骨骼和肌肉的重量,会造成严重的隐患,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控制体重还是需要食不过量和足够运动双管齐下才更为稳妥。
同时,在控制体重的战斗中,人们往往把碳水化合物当作不共戴天的大敌,甚至完全不吃主食,谈糖色变。其实,碳水化合物(糖)是人类平衡膳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体重增加也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合理的糖分摄入,比如下午茶的几块甜点或是运动后一杯冰爽的汽水并不可怕。一个人的体重取决于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当进食量大于身体活动量时(也就是吃得太多,而活动太少),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下来,久而久之就使人发胖。
保持体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吃动平衡,通过运动将摄入的能量消耗出去。一个70公斤左右的成年人,中速走路34分钟,或是花11分钟跳绳或者中速蛙泳,即可消耗掉大约一罐330毫升可口可乐的能量。建议超重或肥胖的人每天累计达到8000到1万步活动量。
另外,马冠生强调,管理好自己的一日三餐很重要。强调三餐的合理搭配,摄取充足营养,充分享受美食带来的快乐是营养学家给出的建议。目前很多人对于三餐有些厚此薄彼,特别是对早餐极不重视。研究发现,每周偶尔吃1次早餐的儿童青少年的肥胖率为18.6%,每周吃2-4次早餐的儿童青少年的肥胖率为13.5%,而每周至少吃5次早餐的儿童青少年的肥胖率则为11.8%。

- 相关报道
-
- 中疾控发布提示:2月需关注这些传染病 (2025-02-19)
- 专家提示:寒冷季节哮喘患者要做好自我管理 (2025-02-13)
- 肝癌复发率高 专家:高危患者必须定期复查 (2025-02-12)
- 大风降温 谨防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2025-02-10)
- 正确认识流感,这7个误区容易被忽视! (2025-02-06)
- 专家支招远离“节后综合征” 逐步恢复正常生活节奏 (2025-02-05)
- 儿童患流感为何恢复有快有慢?专家:吃得科学很重要 (2025-02-05)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这份专家“锦囊”助你健康过春节 (2025-01-22)
- 得过甲流还会二次感染吗?专家:短期一般不会 (2025-01-17)
- 中国疾控中心提示:今年1月需关注这些疾病 (2025-01-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