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 为生育背负的“债” |
20岁,性病,怀孕。我在无知中品尝苦果
人们用鲜花来比喻女性,而20岁的女孩,更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她们拥有令人羡慕的青春,充满梦想的未来,有她们的地方,就有阳光和欢声笑语。可是在这样的一个花样年华.她们会面临怎样的健康隐患?
一个真实的故事
她,一个22岁、正读外语系二年级,有着如花般青春岁月的女孩.本应该和其他同龄人一样,享受生命挥洒青春,然而,她的生命却因一段不懂保护的爱情而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2002年,刚步入大学校园.她开始了一段浪漫的异国恋情。那时候,当他们年轻的身影行走在校园里时,曾吸引过多少赞叹和羡慕的目光。然而享受爱情的甜蜜不到一年,就发生了令她一辈子都预料不到的事情,她的男朋友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并且已经发病,即将被遣送回国。
当她得知这一结果时,似乎听到了自己22岁的年轻生命即将消逝的声音。
作为一名22岁的女孩,她很清楚艾滋病意味着什么。那是一种叫做HIV的东西,一旦进入人体.就会迅速复制,而且终生传染,最终使人体免疫系统彻底崩溃,直至生命的死亡。性接触是艾滋病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其有效的一种预防办法就是使用安全套。但她回想起这一年来和异国男友相处,他们从未使用过安全套。
一时间,整个世界似乎都变灰暗了。昨天还如鲜花一样烂漫的生命.转眼就变得一片荒芜。
在痛苦和迷茫中,她想到了自杀和逃避。然而,她最后选择了勇敢地站出来,公开自己的故事,借以警告那些所有和她一样年轻鲜活的生命.尤其是女孩,关注性行为的安全.保护自己。
她就是化名为朱力亚,在媒体上呼吁关注性行为安全的那个女孩。
无痛人流,危险一样存在
几年前,人们还在为婚前性行为、婚前同居激烈地争执,而如今,这早已不再是一个是非问题。安全套进入大学校园,中学生开展性教育……人们的观念似乎在一夜之问放开,对性也超乎寻常地宽容,年轻人获得性知识的途径也变得轻而易举。
“然而我却质疑,他们对真正的性知识,尤其是安全的性行为到底了解多少?”王志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圃分院院长、妇产科副教授)告诉我们,“我曾经遇到一个女孩,才2l岁,漂亮的脸蛋上掩饰不住稚气。当我翻开她的病历时,却发现她已经有过4次人流经历,问她为什么不避孕,她回答得很轻松:避孕多不自然呀,怀了孕,做掉不就得了???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听到这样的话,不能不让人感到痛心。”
年轻人对性不再陌生,并不意味着对安全的性行为了解很多。王志新副教授说,性行为最直接的两个后果,一是感染疾病,另一便是怀孕、流产。跟那位叫朱力亚的女孩的遭遇相比,更多女孩面临的是怀孕的风险。但让他感到意外的是,跟以前相比,现在来做人流的女孩不再羞涩胆怯,而是显得轻松随意,在她们限里,丝毫看不到对人流的恐惧,为何会这样?
“除了观念的改变外,医疗的进步反而在无意间成为她们挥霍自己健康的理由。”王志新副教授告诉我们。在过去,做人流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任何一个女性经历过之后都会刻骨铭心,一辈子心有余悸。而现在,只要多花几百元就可以做无痛人流,一针麻醉下去.人就处在半醒不醒的状态,几分钟过后,一切都搞定了,原本很痛苦的一件事变得如此轻松,也难怪这么多女孩不再害怕做人流。这本来是医学进步带给女性的福音,却无意间成为一些年轻女孩忽视避孕、放纵自己的理由。要知道,短期内反复流产给身体带来的远期危害,要远远超过一次有痛人流所带来的肉体上的痛苦。
无痛人流对身体造成的伤害,与其他人工流产方式并无不同。由于手术是在盲视下进行,吸宫或刮宫等操作完全靠手术者的感觉,如果操作不熟练的话,难免会损伤子宫,出现出血时间延长、术后感染等并发症。而且每做一次人流,子宫内膜就要经受一次创伤,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影响会越来越明显。有的女孩仗着自己年轻身体好,精力旺盛,恢复快,做过一次人流跟没事儿似的,于是显得满不在乎.婚前有过三四次人流经历的也不在少数。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各种危害便会暴露出来:慢性盆腔炎、宫外孕、习惯性流产,甚至不孕。难道这些女孩一定要等到苦果酿成时,才懊悔当初的轻率吗?
除此以外,20岁左右的年轻人处于性活跃年龄,但同时他们大多又处在学习阶段,还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也不具备良好、稳固的性交往条件,性生活中的卫生也是不能保证的。有的女孩因此染上严重的妇科炎症,对身体造成极大的创伤。王志新副教授语重心长地告诫正值花龄的女孩,观念的开放,让婚前的性不再羞涩,医学的进步也让终止一条生命变得异常容易,然而,这一切都不应该成为女孩漠视自己健康的理由。如果不能阻挡性行为的发生,那么至少要保证性行为的安全。一时的放纵和疏忽,只会让痛苦延续。
- 相关报道
-
- 冬季有哪些温补脾肾的方法?专家回应 (2025-01-21)
- 泡脚有哪些注意事项?冬季泡脚的正确打开方式 (2025-01-15)
- 预计本月中下旬我国流感活动水平会逐步下降 (2025-01-14)
- 儿童呼吸道感染,警惕流感病毒与肺炎支原体 (2025-01-08)
- 发现即晚期?肝癌诊疗多学科协作是“良方” (2024-12-31)
- 专家:家庭雾化治疗应规范 首诊或病情反复要就医 (2024-12-23)
- 落实防控指南 密集场所如何有效防控诺如病毒? (2024-12-17)
- “世界慢阻肺日”专家支招市民如何早发现、早治疗? (2024-11-22)
- 关注联合国糖尿病日 为何“甜蜜”也会是一种危机? (2024-11-15)
- 预防“小眼镜”三部门出“新招” 来看相关解读 (2024-11-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