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生活过频或诱发不孕不育 |
一、性生活习惯
在一些性知识贫乏的农村,在不孕的妇女中,经期同房者相当多,他们错误地认为经期同房可提高怀孕率。其实经期同房,刺激机体可产生抗精子抗体,可引起免疫性不育。还可招致细菌上行感染,输卵管发生炎症,或导致输卵管阻塞而致不孕。
有些夫妇为了预防尿路感染,养成性交后立即起床排解小便的习惯,从卫生角度看,无可厚非。但不育夫妇长期如此未必妥当,因可致精液大量外溢,特别是在排卵期性交,这个习惯就不能一成不变。
二、性生活频度
作者调查在某性康复中心就医的不育病人,大约有70%有性交过频史,特别是新婚期间每天性交1?2次,持续至1?3个月的不乏其人。其中有部分不孕、不育夫妇至求诊为止,仍保持性交过频的习惯。他们的心态是“百发必有一中”。我们知道,正常男性性交时射精1?6毫升,内含精子总数在3000万个以上,70%精子有正常活动能力,但只有1%?5%到达子宫腔,最后仅有一个精子与卵子结合成为受精卵。这说明精子的淘汰率极高。如果夫妻性交过频,精子供不应求,质量亦差,就会影响受精。此外,精子作为一种抗原物质,频繁地对女性刺激,会使妇女不断产生抗精子抗体,能使精子发生凝集或失去活力,直接影响受精。可见性交过频,往往事与愿违。
美国生殖内分泌学家最近的一项研究认为,精子数特别低的男性不育患者,在一次房事之后30?60分钟再来第二次,将有助于提高精子含量,增加妻子的受孕率。他们对20名男子进行试验,结果有14人第二次射精的精子浓度提高了一倍多,有5人的妻子怀了孕。这项研究显然与传统的理论是相违背的,但不育夫妇不妨一试。
三、性生活时机
选择好排卵期性交,可提高受孕率。如周期为28天的,在月经来潮那天开始算到第14天为排卵日,月经周期不足28天的,计算方法可相应改变。每个月经周期一般只排一次卵子,卵子的寿命为18?30小时,所以应在24小时内与精子相遇才能受精。精子在宫颈管中有可能存活1?2周,但其受精能力,一般认为不超过48小时,由此推算在预定的排卵日前两天,预定的排卵日当日及预定的排卵日后一天各同房一次,受孕的机会就比较大。
测知排卵期的方法有:(1)基础体温测定:如体温曲线呈双相,则在体温上升前的那一天即为排卵日。(2)观察宫颈黏液的变化:妇女的月经周期分为干燥期?湿润期?干燥期,在月经期中间,当白带出现较多且异常稀薄,为湿润期,观察分泌物呈鸡蛋清样,清澈、透明、高弹性、拉丝度长的这一天,很可能是排卵期。(3)使用夏娃仪:每月将口腔分泌物放入小杯中检测,通过仪器的电脑处理,可分析出排卵日。(4)使用避孕优生检测镜:检测时用舌尖将一滴唾液滴在载玻片上,风干或灯下烤干即可目测,每日检测一次,如出现典型“羊齿状结构”,即表示排卵,对图辨认,可在家庭使用。(5)一步法排卵检测:促黄体生成激素(简称LH)约在排卵前24小时达最高峰,因此LH浓度的增升,成为测试排卵最佳指标。(6)B超卵泡监测:可测知不孕患者卵泡大小及内膜厚度,据此指导合适性交时间。本法优点是较准确,但要花费一定时间。以上六种方法测试时可选择1?2种,如能综合使用,效果更可靠。
有些夫妇两地分居,习惯过“星期六”式的性生活,长期如此很难碰到排卵期。遇此情况女方应预测排卵期,更改探亲时间,才能提高怀孕机会。
四、性高潮
出现性高潮确有增加受孕的机会。其理由有三:(1)性高潮时子宫内出现正压,性高潮之后急剧下降呈负压,精子易向内游入宫腔。(2)由于性兴奋,子宫位置升起,使宫颈口与精液池的距离更近,有利于精子向内游入。(3)阴道正常呈酸性,pH值为4?5,不利于精子生存活动,性兴奋时,阴道液增多,pH值升高,更适合精子活动。故夫妇双方学习一些性心理与性生理知识,促进妻子性高潮的到来,一方面可提高性生活质量,另方面对提高生育机会也许有所裨益。
五、性知识
某农村有一妇女婚后三年不孕,求诊于妇科门诊。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处女膜仍闭锁。询问三年来如何过性生活,答曰男女双方生殖器在外面摩擦数下就算完成性生活了。教她正确性交方法后,即妊娠了。
某高智商夫妇,均是研究生出身,事业心强,结婚很晚,但对性事却一窍不通,同房时无任何性交动作,以为两人同睡一张床,分子就会互相撞击产生火花而怀孕。对他们说清楚后才如梦初醒。
某农村青年,家在山区,文化闭塞,没有接受过半点性教育,婚后与妻子同房,交接后阴茎即“按兵不动”,每次都不射精。婚后两年不育,急坏双亲。经医师指导,交接后阴茎不断来回动作,才出现射精,不久即喜获贵子。
以上三例说明性知识对于生育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不懂性知识,不但影响性爱质量,还会影响生育。看来性教育并非多此一举。
六、性交技术错误
如不在阴道内性交,性交体位不利于精液到达宫颈口等。
还有女性阴道痉挛,引起性交疼痛,而使女方有意回避性交;男性性生活时不射精液。逆行射精、射精无力、阳痿等均不能使女方受孕。
- 相关报道
-
- 冬季有哪些温补脾肾的方法?专家回应 (2025-01-21)
- 泡脚有哪些注意事项?冬季泡脚的正确打开方式 (2025-01-15)
- 预计本月中下旬我国流感活动水平会逐步下降 (2025-01-14)
- 儿童呼吸道感染,警惕流感病毒与肺炎支原体 (2025-01-08)
- 发现即晚期?肝癌诊疗多学科协作是“良方” (2024-12-31)
- 专家:家庭雾化治疗应规范 首诊或病情反复要就医 (2024-12-23)
- 落实防控指南 密集场所如何有效防控诺如病毒? (2024-12-17)
- “世界慢阻肺日”专家支招市民如何早发现、早治疗? (2024-11-22)
- 关注联合国糖尿病日 为何“甜蜜”也会是一种危机? (2024-11-15)
- 预防“小眼镜”三部门出“新招” 来看相关解读 (2024-11-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