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选才勿“挖墙脚” |
![]() |
当前,“挖墙脚”的人才引进方式在业内并不少见,即便是跨行业“挖”的药店也比比皆是。成功者有之,失败者也不少。若出现“两败俱伤”的情况,其原因在于“外来和尚”本身能力的问题。
“专业人才”不专业
一些药店在“挖”人才时,除了看重其素质潜力外,还对其档案上诸如EMBA、客座教授、“知名专家”之类的光环比较感兴趣。可这些耀眼的光环往往很难直接体现出人才的“硬实力”,有些甚至因为“术业有专攻”,并不具备相应的实际经营管理和市场拓展能力。“软件”虽好却缺乏实战经验。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药店高薪挖来的专业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表现得“不够专业”,业绩差强人意。
“外来和尚”难念经
随着药店业态的不断发展,加上药品零售行业背景的特殊性,药店对包括中层管理人员在内的人才引入把关很严,素质要求“面面俱到”,不仅在学历上要达到一定标准,而且还要求在药学、营销、管理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水平。
事实上,药店不仅需要既懂管理、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而且更需要善于把握机会、见机行事的灵活型领导者。只有两种素质都具备的人才,才能在读懂新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文化、实际状况的基础上,以药店核心竞争力建设为目标,根据市场变化背景来发现当前企业经营上的不足,再拿出有效掌控药店经营大局的管理手段来。但这样做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药店急功近利,忽视新任管理者所需要的过渡期和磨合期,只是一味要求挖过来的人才早出成果、快出业绩,势必会使“外来和尚”念不好经。
“药店自培”最重要
创业容易守业难。国内药店行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从平价到高毛利,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强化管理、练好内功一直是让药店在经济大潮中不被淘汰的重要法宝。这其中,核心团队是关键。
人才不是生下来就是人才,是通过一步一步的历练成长起来的。因此,药店与其慨叹没有人才,与其以“挖墙脚”的方式引进人才,不如立足现实面向内部定向培养。理由有三:一是内部培养的人才对企业自身运营模式和现状相对熟悉,委以重任后较引进的人才更容易进入角色。二是在人际关系管理上,内部的人具有比外引的人更好的优势,其号召力和对同事的影响也相对较大。三是从内部培养起来的骨干员工对企业一般都有着较深厚的感情,往往会把个人的职业发展与药店兴衰联系得很紧密,较高的忠诚度使得其在工作上有可能会更投入。
也许有些人会说,企业内部培养的人大都是“井底之蛙”,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其实这既非必然现象,也非长久现象。解决药店员工的眼界和理念瓶颈,培训、考察和学习都是不错的办法。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Science:代谢病新曙光!锁定FPR2,为干预神经酰胺诱导的肥胖与糖尿病开辟新途径! (2025-05-10)
- 《自然·代谢》:太神奇了!科学家首次证实,大脑和肠道之间可双向互动,下丘脑可以在2 (2025-05-10)
- Nature:细胞的“压力山大”时刻,揭秘生命应对手忙脚乱的终极智慧 (2025-05-09)
- 上海交大/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合作最新Nature论文:为这一世界难题带来全新解决方案 (2025-05-09)
- 老年医学科建设与治理指南 (2025年版) (2025-05-09)
- 憾失诺奖!陈列平在Nature Medicine发文,回顾自己发现PD (2025-05-09)
- Nature头条:有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刷手机时间更长 (2025-05-09)
- Cell:核糖体“撞车”引发的基因命运!m⁶A调控mRNA降解的意外发现! (2025-05-08)
- 赛诺菲亮相第二十七届科博会 (2025-05-08)
- EHJ:震惊!接种带状疱疹疫苗竟能大幅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且保护效应长达8年时间 (2025-05-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