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狙击“21世纪的瘟疫” |
![]() |
恶性肿瘤被称为“21世纪的瘟疫”,其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我们日常生活中就隐藏着许多致癌“元凶”,它们对癌细胞的产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4月15日至4月21日是第十六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关爱生命,科学防癌,让生活更美好”。借此机会,我们要提醒大家保持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远离生活中的致癌因素。
厨房油烟
最近,一项来自上海的长达5年的肺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青年女性长期在厨房做饭时接触高温油烟,会使其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2~3倍。此外,油烟对肠道、大脑神经的危害也较为明显。通常,妇女在日常烹调时一般喜欢将菜油加热到高温,对菜肴进行油煎、煸炒。研究表明,当食用油烧到
150℃
时,其中的甘油就会生成油烟的主要成分丙烯醛,它具有强烈的辛辣味,对鼻、眼、咽喉黏膜有较强的刺激,可引起鼻炎、咽喉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此外,厨房油烟中含有一种被称为苯并芘的致癌物,苯并芘可导致人体细胞染色体的损伤,长期吸入可诱发肺脏组织癌变。
预防措施:妇女应改变烹饪习惯,炒菜时不要把油锅烧得过热;厨房里必须安装抽油烟机,在烹饪过程中,要始终打开抽油烟机;如果厨房内没有抽油烟机也一定要开窗通风,使油烟尽快散尽。另外,为了预防癌症,可定期到医院进行身体健康查体,以便于早发现、早治疗。
家庭装修
拥有宽敞、舒适的新房是许多人一生所追求的梦想,近年来,人们为了显现个性化,还使用各种材料,把房子“打扮”得五彩斑斓。但他们不知道,一些物质正静悄悄地毒害着他们。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环境监测中心主任介绍,室内污染主要是甲醛、苯、氨和放射性物质这四种污染物。
目前多种人造板材、胶黏剂、墙纸等都含有甲醛,甲醛是世界上公认的潜在致癌物,它刺激眼睛和呼吸道黏膜等,最终造成免疫功能异常、肝损伤、肺损伤及神经中枢系统受到影响,而且还能致使胎儿畸形。苯主要来源于胶、漆、涂料和黏合剂中,是强烈的致癌物。人在短时间内吸收高浓度的苯,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的症状,轻者头晕、头痛、恶心、乏力、意识模糊,重者会出现昏迷以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此外,氨和那些放射性物质也都有一定的致癌作用。
预防措施:预防房屋装修中致癌物对人体的影响,可采取以下几点:尽量采用符合国家标准和天然装饰材料;避开夏季施工;装修完成后使房屋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最好6个月后入住;室内可养一些植物,如芦荟、吊兰、虎尾兰、仙人掌等,可以帮助降解甲醛、苯等的浓度。选用一些消除有害气体的物质,如装修除味剂、空气净化剂、甲醛消除剂、光触媒、活氧等。
染发剂
近年来,染发已成为一种时髦,然而许多专家对染发剂的安全表示担心,染发剂会引发癌症绝非耸人听闻。最新研究资料表明,染发剂对人体能产生多种危害。长期接触染发剂,会使其中一些化学物质同某些细胞结合,引起细胞突变,从而诱发皮肤癌、膀胱癌、白血病等,其中染发剂导致白血病的问题更甚。美国明尼苏达州化妆品基地调查发现,169种流行的染发剂,其中发现有150种具有致癌作用;使用染发剂的人群,血液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未使用染发剂的人群;美发师肺癌的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6倍。国内近几年也常发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慢性白血病患者中许多人都有染发史。因此几乎可以肯定,染发剂是引发血液病的原因之一。为此,美国的医学专家们已用“染发型白血病”将染发剂相关的白血病单列出来,足以显示医学界对此的重视。
预防措施:应该尽量减少染发次数。如因特殊需要染发,应选用短暂性染发剂,不用持久性染发剂。染发后要用清水彻底洗净头皮及周围皮肤,以免残留染发剂长期刺激引发皮肤病和皮肤癌。应尽量选择含天然染料的染发剂,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其成分、使用方法等。两次染发间隔时间至少应在4周以上,由化学合成染料制成的彩色染发剂最好少用。

- 相关报道
-
- 专家提示:重点儿童疫苗接种不可忽视 (2025-04-25)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科普疫苗接种关键五问 (2025-04-25)
- 发生运动损伤如何急救处置?专家解答 (2025-04-18)
- 吃叶黄素会导致干眼症吗?叶黄素能预防近视?专家揭秘 (2025-04-09)
- 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守护“唐宝宝”,用爱点亮希望之光 (2025-03-21)
- 如何避免罹患慢性肾脏病?专家:规律休息、不熬夜很重要 (2025-03-19)
- “减肥大计”席卷浙江大地 体重管理成春日新风潮 (2025-03-17)
-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权威食谱,细化到地区,全是干货→ (2025-03-11)
- 这种病毒常在托幼机构和学校传播!这样防控→ (2025-02-25)
-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这种“隐秘”传播需留意 (2025-02-20)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