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噜打的响并不是睡得香 |
![]() |
近日,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室内,科主任李莹正在给病人做检查,门口突然传来震天响的呼噜声,把大家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随后得知这呼噜声是来自一名寻求治疗鼾症的患者。这时听到有人说:“你看他睡的多香啊!我要能像他这样就好了。”
李主任说,其实,他睡的一点都不香,反而是因为睡的难受才打呼噜,这是一种危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病征。
分清打鼾的轻重及原因选择针对性治疗
据李主任介绍,中医学上把打呼噜称为鼾症,主要由中枢性疾病和阻塞性疾病引起的。一般来说,由阻塞性疾病引起的鼾症较广。实际上,睡觉打呼噜不分年龄、性别,男女老少都可能发生。但是,并非所有睡觉打呼噜的人都有病、都要治疗,有些人仅仅是因为过度劳累或者睡觉姿势不正确出现短暂的打呼噜现象,是不需要治疗的。如果是每天睡觉都会打呼噜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就要考虑就医了。
值得注意的是,成年人和青少年儿童产生的原因有所不同。成年人往往是由于鼻中隔偏曲,咽腔狭小、结构松弛,扁桃体肥大,舌体肥大后坠导致打鼾,而青少年儿童更多的归结于单纯的扁桃体、腺样体增生。
辩证分型针对性、个体化治疗效果好
“针对不同的病理机制,中医把打呼噜分为急性发作和慢性发作两种类型。急性发作一般是由热毒上蒸引起,而慢性发作多是由气滞血瘀、痰湿凝聚导致的。”李主任指出。
急性期鼾症治疗主要以清热解毒,消肿止寒为治则,单纯性的热毒上蒸可采用鼻渊通窍颗粒,小金丸配以丹参酮胶囊;若扁桃体发炎可用小金丸配夏枯草膏或是单纯的使用小金丸即可;慢性的主要以利湿化痰、活血化瘀、散结消肿为主。因气滞血瘀引起的一般以理气活血、散瘀消肿为治则,可用血府逐瘀口服液配小金丸食用;若因痰湿凝聚引起的,用小金丸配以清气化痰丸效果显著。如果是鼾症比较严重,比如已经并发其它疾病的患者,就要实施手术治疗。
饮食起居多注意预防打鼾是妙计
“打呼噜是病,严重者可造成窒息、危及生命。”李主任提醒大家,治病要及时,平时做好预防更重要。注重保暖,避免伤风感冒,锻炼身体,增强身体免疫力;遇到鼻腔、咽腔疾病不应拖拖拉拉,及时进行治疗,避免发生迁移、增生;多喝水,少吃辛辣上火的东西,保持常居空间的空气湿度在40―60度之间;多吃水果,像银耳、百合、梨、冰糖、蜂蜜;少年儿童积极治疗鼻咽喉疾病,青年应注重锻炼身体,增强肌张力;控制饮食,减轻体重;睡觉尽量侧卧,不仰卧;睡觉前少饮浓茶、酒、咖啡、可乐等刺激性饮品。

- 相关报道
-
- 立秋养生要注意“三防一养”,避开这些常见误区 (2025-08-08)
- 国家卫健委:警惕“秋老虎”和换季健康谣言,养生莫信“偏方” (2025-08-08)
- 专家解读:强降雨后,如何预防传染病发生 (2025-08-05)
- 保卫人体“化工厂” 专家呼吁推动肝病早筛早治 (2025-08-04)
- 广东一周新增70例登革热病例 疾控中心提醒防蚊灭蚊 (2025-07-31)
- 中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 无人传人迹象 (2025-07-24)
- 急诊专家提醒:中暑急救,这些步骤至关重要 (2025-07-22)
- 广东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 发现的病例均为轻症 (2025-07-22)
- 暑期就诊高峰背后:运动不足成多种儿童疾病“共因” (2025-07-21)
- “三伏贴”究竟应该怎么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别提醒 (2025-07-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