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心脏骤停”该如何处理 |
![]() |
何为心脏骤停
心脏突然停止跳动,造成有效排血的停止,称为心脏骤停。专家提醒,猝死的发生绝不是无缘无故的,一定存在相关原因和先兆,即便是平时看起来很健康的人,也可能存在过度劳累、紧张等诱发因素,关键是缺乏健康干预和病情监护,尤其是不少人突发急症时没有亲人在身边,错失了发现和抢救的最佳时机。
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很突然,但是绝大多数是有征兆的,可发生于多种心脏病,但最多见的就是冠心病,其中有一部分是急性心肌梗死,大部分虽无新发生的心肌梗死,但有冠状动脉狭窄,而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糖尿病、吸烟、饮酒、高龄等都是常见的心源性猝死危险因素。
冠心病是心脏病中较严重的一种,临床表现一般为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和心脏骤停等,很多中青年人以为冠心病是老年人才会得的慢性病,殊不知中青年冠心病发病往往更加凶险,太多表现为心肌梗死,其中一部分表现为猝死。
专家介绍,临床中有很多年轻的冠心病病人,这些病人都是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生活没有规律。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工作节奏快,年轻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许多人经常喝酒、吸烟、劳累过度、熬夜,再加上不注意饮食和锻炼,体重就会增加,慢慢的血压高了、血脂高了、血糖高了,年轻的血管提前老化,动脉提前硬化,这些因素都使年轻人得冠心病提前了。
心绞痛、胸闷、心慌等都是冠心病的症状,一般患者尤其是中青年患者,往往认为忍一忍就过去了,没有引起重视。其实,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很明确,包括“三高”、吸烟、酗酒、糖尿病、家族遗传史、肥胖、缺乏运动。所以,如果有上述疾病或是症状的人,平时要特别注意控制病情,改掉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有条件的要定期进行心脏检查。
心脏需要怎样呵护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中枢。总体上说,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表现在个体时候,它又是很脆弱的。
当你青春年少时,心脏充满活力,似乎很少在意它会出现什么问题。步入中老年,许多压力直接冲向心脏。胸闷、心慌、绞痛等症状常常不约而至。于是,人们开始考虑如何为心脏减负。
专家说,要真正预防心脏病,最关键的还是要从年轻时就培养自我保健意识。有关资料显示,在40岁时开始预防,可以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减少50‰如何呵护好你的心脏呢?
控制情绪。少些激动,多些平和,好怒者心易衰。大喜大悲,都将直接触动心脏。
选择膳食,少酒戒烟。烟酒过量,必是心脏一大杀手。要多吃一些利于软化血管的清淡食物。
适当锻炼。掌握好运动量,既能达到活动的目的,又不可过累。多到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让心胸舒展开阔。
充分休息。远离噪音过大的环境。不要参与刺激过强的游戏。日常要有心静时,进而得以放松身心。
兼顾防治。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定期体检,及时了解心脏状况,积极控制血压与体重。
心脏骤停怎么办
在正常室温下,心脏骤停3秒钟之后,人就会因脑缺氧感到头晕i10N20秒钟后,人就会意识丧失;30至45秒钟后,瞳孔就会散大;1分钟后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
由于心脏骤停,患者立刻失去知觉,已处于临床死亡阶段。一般人的最佳黄金抢救时间为4~6分钟,如果在4分钟之内得不到抢救,患者随即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生还希望就极为渺茫。因此对于心脏骤停的病人,不要“争分夺秒”地去医院,应就地抢救。
对付心脏骤停引起的心肺脑复苏顺序与具体步骤是:
(1)拳击
适用于即刻心脏骤停,而且估计可能为心室纤颤时立即用力拳击。从20~30厘米高度用小鱼际握拳快速向胸骨中点捶击一次(无心跳时可再拳击2~3次)。一旦证明(听诊)有心跳,切勿进行捶击。每次拳击可有5瓦特能量,对初发室颤可能复跳。
(2)按ABC顺序进行处理
在拳击无效或失去拳击机会时按ABC顺序进行处理。所谓A(Airway)即疏通气道,立即将口腔分泌物清除:所谓B(Breathing)即人工向肺吹气;所谓C(circulation)即人工心脏按压,建立有效循环。
人工向肺吹气即人工呼吸,在气道通畅的情况下,解开病人的衣领及腰带,使之平卧,抽出枕头,垫在肩下,使患者头部后仰,然后施行口对口呼吸。施行者一手将患者的口张开,另一手捏紧患者的鼻子,深吸一口气,向患者口中吹气,吹毕再用两手按压患者胸部,协助呼气。这样每分钟有节奏的做16~20次,以吹气后胸廓膨胀或听到呼吸音为有效。人工心脏按压应于口对口呼吸同时进行,病人躺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或垫木板于其背下,施术者将左手掌放在病人胸骨中下端1/3处,右手掌重叠于左手背上,两手十字形交叉,两臂伸直,借体重力量加压,每分钟有节奏地挤压60~80次,以可摸到动脉搏动为有效,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肋骨骨折。一般在抢救时,如单人在场抢救时按压与吹气比例为15:2。如双人抢救时心脏按压与吹气比例为5:1。
(3)药物治疗
心肺脑复苏时根据不同情况与目的急需以下药物:①肾上腺素;②钙剂;③阿托品;④碳酸氢钠等。
(4)降温
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并行。
(5)应用脑细胞脱水剂
如地塞米松、20%甘露醇、50%葡萄糖等。
(6)预防肺部感染
心脏骤停是人类最危险的急症。就其紧急程度和危险程度而言,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疾病能够与之相比。心脏骤停是猝死前奏,处理得当,则可逢凶化吉。

- 相关报道
-
- 发生运动损伤如何急救处置?专家解答 (2025-04-18)
- 吃叶黄素会导致干眼症吗?叶黄素能预防近视?专家揭秘 (2025-04-09)
- 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守护“唐宝宝”,用爱点亮希望之光 (2025-03-21)
- 如何避免罹患慢性肾脏病?专家:规律休息、不熬夜很重要 (2025-03-19)
- “减肥大计”席卷浙江大地 体重管理成春日新风潮 (2025-03-17)
-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权威食谱,细化到地区,全是干货→ (2025-03-11)
- 这种病毒常在托幼机构和学校传播!这样防控→ (2025-02-25)
-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这种“隐秘”传播需留意 (2025-02-20)
-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 浙江疾控:警惕合并感染 (2025-02-17)
- 流感仍处季节性流行期 节后返岗须注意防范 (2025-02-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