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日常调理 > 走路治疗心血管病胜过吃药

走路治疗心血管病胜过吃药

●心脏专家预测,未来20年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生数上升幅度将超过50%

●吸烟、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但人们普遍重视不足

●观察性研究发现,长时间或长距离的走路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专家倡议日行万步,“走”出健康来

中国心血管权威专家撰文预测,2010-2030年,由于人口老龄化与人口增长,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生数上升幅度将超过50%,到2030年,中国心血管病患者将增加2130万,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将增加770万――这是记者从本月8日举行的第13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获悉的最新数据。而且未来生活方式的变化、老龄化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将进一步推高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预防心血管疾病,不能等到血压、血脂异常后才去吃药,而是应该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着手。”专家强调,抽烟和缺乏体力活动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但现在都市白领烟不离手、多吃少动的现象还是非常普遍。专家说,体力活动并不只是游泳、打球、健身等,走路也是一种很好的体力活动。一系列观察性研究显示,长时间或长距离的走路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发病

20年后心血管病患者增加2000万

根据《应用中国冠心病政策模型预测中国未来心血管病流行趋势》这一文章预测,2010-2030年,由于人口老龄化与人口增长,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生数上升幅度将超过50%,血压、胆固醇以及糖尿病的增长趋势导致心血管的发生数将额外增长23%。如果不加以控制,那么在2030年,中国心血管病患者将增加2130万,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将增加770万。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提升速度飞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曾经在北京市进行调查,从1984年到1999年这15年间,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提升了48%,在35~45岁的男性中,心肌梗死的发病更是提升了112%。而2000年之后,情况更严重。现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每周平均接诊心梗新患者15~20人,其中三分之一不到50岁,35~40岁之间的心梗患者很常见。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