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锻炼是护心良方 |
![]() |
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心律失常,这些困扰着全球人的健康“杀手”,无不例外地与饮食搭配不合理、久坐少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与之相对,适量运动一直都是心内科医生们向患者及大众推荐的一剂“好药”。然而,据美国“健康日”网站报道,经历过心脏病发作、接受过心脏搭桥手术或心脏介入手术的心脏病患者中,仅有大约1/3的人能坚持规律锻炼。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研究小组将248名心脏病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先通过完成为期12周的心脏康复计划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然后为每位患者佩戴一个心脏监测器,对他们进行跟踪研究。一年后,调查人员发现,只有37%的患者能坚持每周3次以上的锻炼。研究者还发现,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更难坚持锻炼计划。对此,该研究领导者,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护理学助教玛丽・多兰斯基在新闻发布会上分析道:“很多妇女遵从传统习惯,把照顾家庭摆在了健康需求之前。”这可能是她们无法坚持康复计划的一个原因。
“对于心脏病患者的康复指导,目前的指南建议每周进行5次。”
多兰斯基介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坚持锻炼的患者越来越少。要能让患者真正意识到锻炼身体对他们的重要性,并使之培养成一种终生习惯。实际上,在我国类似的情况也普遍存在,很多心脏病患者都不敢动,临床医生形象地将这类人称为“心性致残”。其实,越不动,他们的身体状况越差,不仅会导致血液循环受阻,还会因血液淤滞,造成静脉、动脉血栓,严重者可能导致肺栓塞。尤其是对伴发*25120*的患者来说,长期不运动,其体内脂肪比例会逐渐升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进一步降低。
冠心病患者锻炼以提高机体耐力,促进循环、加强代谢为主要目的,根据个人情况,可选择走路、慢跑、游泳、打乒乓球、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最重要的就是“贵在坚持”。在坚持适量身体锻炼的同时,冠心病患者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另外,要特别强调的是,冠心病患者还要警惕可能伴发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加重的重要因素。心脏跳动太快或太慢,或节律异常时,不但无法保证脏器正常的血供,还会因血管痉挛增加血栓的风险,从而引发心脑血管事件。如果在安静状态下,心率超过100次/分,属于快速型心律失常,如果少于60次/分,则属于缓慢型心律失常。前者包括早搏、各种心动过速及颤动、扑动等,后者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各种房室与室内传导阻滞。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如有心悸、胸闷、怕冷、腰膝酸软、气短乏力或头晕、舌质暗淡,或有淤斑、淤点,辨证属于心肾阳虚、寒凝血脉的,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参仙升脉口服液。由红参、补骨脂、丹参等八味中药组成的参仙升脉口服液具有温补心肾、活血化淤的功效,是我国第一个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专利中成药。
最后提醒,有些冠心病患者,伴发心律失常时并没有明显感觉,仅有心电图改变。因此,建议心脑血管疾病的高风险人群,即使只出现心慌、气急、感觉强有力的一次心跳后出现间歇、突然心跳加快而后又突然终止,且心前区有不适感等轻度心律失常表现,也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

- 相关报道
-
- 发生运动损伤如何急救处置?专家解答 (2025-04-18)
- 吃叶黄素会导致干眼症吗?叶黄素能预防近视?专家揭秘 (2025-04-09)
- 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守护“唐宝宝”,用爱点亮希望之光 (2025-03-21)
- 如何避免罹患慢性肾脏病?专家:规律休息、不熬夜很重要 (2025-03-19)
- “减肥大计”席卷浙江大地 体重管理成春日新风潮 (2025-03-17)
-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权威食谱,细化到地区,全是干货→ (2025-03-11)
- 这种病毒常在托幼机构和学校传播!这样防控→ (2025-02-25)
-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这种“隐秘”传播需留意 (2025-02-20)
-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 浙江疾控:警惕合并感染 (2025-02-17)
- 流感仍处季节性流行期 节后返岗须注意防范 (2025-02-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