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人“夏养”手册 |
![]() |
中医提倡“冬补三九,夏养三伏”。由于心血管疾病冬季转重,急性发作频繁,使不少患者失去“冬补三九”的机会,而夏天是大部分心血管病患者病情稳定的季节,正是调理体质的大好时机,因此必须抓住“夏养三伏”的机会。尤其是心力衰竭患者,大多有心脏气、阳虚衰,常于冬天发生急性加重,更应在夏季进行中药调理。冠心病、高血压患者通过夏天的中药调理,养心柔肝,也可改善“心主血脉”的功能,减轻冬天心绞痛的发作和血压增高。
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有不少病症,如心力衰竭、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等具有在冬季病情加重的现象,而在夏天,由于气温较高,周围血管扩张,心血管负担减轻而病情趋于稳定。根据中医理论,人的五脏(心肝脾肺肾)与五行(火木土金水)相配,并有相互生、克的关系。心属火,其脏气为阳中之阳;而夏季炎热,在四季中阳气最盛,有益于心之脏气恢复,故心脏的病变能在夏季转轻。而冬天在四季中阳气最弱,阴寒较盛,易伤及心阳,故病变加重。
因此,心脏病人在治疗中应充分利用夏天的季节优势,抓紧病情相对稳定的大好时机,帮助心脏恢复阳气。
一、夏宜补气。夏天气温高,人的汗孔开泄,每每汗出较多。而“汗为心之液”、“气随液脱”,心脏病人汗出较多则伤心气,如严重病变时大汗淋漓甚至会产生“大汗亡阳”的严重现象;而另一方面,心脏病患者大多有心气虚,表现为动则出汗,汗多则心气更加受损。因此,在夏天,尤其是三伏天内,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人参或中药以补益心气对大部分心脏病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人参是补益心气的最好药物,尤其是动动就要出汗的心脏病患者,更应在夏天服用人参。只要患者饮食基本正常,舌苔正常(薄而干净),均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人参有不同的品种,一般来说以生晒参(即白参)为宜,5年参即可。剂量是每天5克,切片,隔水蒸服,早晚各一次。如果舌红、苔少、口干或大便较干的人可选用西洋参,也可酌情生晒参和西洋参一起服用;如有畏寒、大便较稀、四肢欠温、舌质淡胖的,则宜用红参。在感冒或有其他急性病症的时候,宜停服。
二、夏宜养肝。心属火,肝属木,木生火,故肝与心是相生的,肝为心之母,调养肝脏有益于心的脏气得到恢复和充养。心脏病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夏天用些枸杞、麦冬、枣仁、菊花、决明子等养肝、柔肝、清肝的药茶或药粥,对心脏也是很有益的。
但是补充盐份要慎重,尤其是高血压和心衰病人,以免引起水钠潴留、加重心血管负担。饮食方面,要避免荤菜吃得过多,肥甘厚味易生痰浊,使血脉失于通畅,引起心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清淡的素食可使血液保持在正常的弱碱性,而过多的荤食可使血液酸化,影响内环境的平衡。此外,应避免贪食冷饮或冰西瓜等,尤其是冠心病患者,由于食道紧挨着心脏,冰冷的食物可以导致心脏表面的血管(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绞痛发作,甚至心肌梗死。
另外,心脏病人使用空调时应注意保持室内有一定的空气流通,不应密闭门窗,可开点窗缝;也不宜使经常出入的房间温差过大。一般来说,以26℃-27℃为宜,晚上可保持睡眠档。

- 相关报道
-
- 发生运动损伤如何急救处置?专家解答 (2025-04-18)
- 吃叶黄素会导致干眼症吗?叶黄素能预防近视?专家揭秘 (2025-04-09)
- 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守护“唐宝宝”,用爱点亮希望之光 (2025-03-21)
- 如何避免罹患慢性肾脏病?专家:规律休息、不熬夜很重要 (2025-03-19)
- “减肥大计”席卷浙江大地 体重管理成春日新风潮 (2025-03-17)
-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权威食谱,细化到地区,全是干货→ (2025-03-11)
- 这种病毒常在托幼机构和学校传播!这样防控→ (2025-02-25)
-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这种“隐秘”传播需留意 (2025-02-20)
-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 浙江疾控:警惕合并感染 (2025-02-17)
- 流感仍处季节性流行期 节后返岗须注意防范 (2025-02-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