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疾病防治慎入十大误区 |
![]() |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发病率极高,特别是现在处于严寒冬季,正是心血管病的高发季节。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胡桃红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他在临床中发现,广大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存在十大认识误区,走出这些误区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重中之重。
1:老年人才得心血管疾病女人必吃保健品
・盘点冬季“健康杀手”
・快速排毒摆脱毒素侵扰
・女性按摩胜过吃补品
・七大绝招预防手脚冰凉
・6点必备防治冬季传染病
手脚冰凉罪恶根源
・普通肥皂是防甲流首选
・6保湿攻略告别皮肤干燥
・预防甲流从起居防护开始
・冬季抗击流感5大窍门
・通缉汽车甲醛污染物
有些年轻人认为,冠心病和高血压是老年人的专利病。其实不然,就高血压而言,仅在我国6~18岁的中小学生中,发病率就已达到8%。所以,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年轻人,应定期测量血压,特别是在30岁以后更应如此,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生活中应注意纠正诱发血压增高的饮酒、口味过咸等不良习惯。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脏病,动脉硬化过程早在青年甚至幼年时期就已经开始。当然,血管只有狭窄到一定程度,或合并急性血栓形成时才会带来明显症状。由于饮食、生活习惯及外界环境等影响,目前我国的冠心病发病年龄明显提前,很多年轻人出现了冠心病心肌梗死,甚至因此而死亡。
2:运动量越大越好
现代人特别是办公室一族,工作生活紧张,没时间锻炼,偶尔有一点放松时间便跑到健身房狂炼一番,或是一口气爬到山顶,以为这样对身体有好处。殊不知,这样做的危害更大。这类人由于长期工作紧张,体能透支,疾病已悄然而至,一旦激烈运动超出身体承受能力,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其实,运动后有点喘、微微流汗、讲话不累,这样的运动强度才是适当的。若活动后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明显感到疲乏,甚至有头晕目眩等不适症状,就说明运动过量了。
3:尽量不吃药
很多冠心病患者平时犯心绞痛的时候,总是先忍着,尽量不吃药,认为经常吃药,以后就无效了。其实不然。心绞痛的急救用药如硝酸甘油等,只有长期吃且每天吃的频率又很高的时候,才可能产生耐药性;间断服用,甚至一天吃上三四次,并不会形成耐药性。另外,心绞痛发作时及早服药治疗,可以迅速缓解病情,减轻心肌损伤,减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4:急性心梗保守治疗好
有些冠心病患者对新技术、新疗法了解太少,觉得手术有风险,在紧急时刻不愿选择急诊介入手术,错失救治良机,甚至失去了生命。其实,冠心病介入治疗已有20多年的历史,它为冠心病提供了药物治疗以外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冠心病介入治疗创伤小、效果好,它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 相关报道
-
- 世界哮喘日:普及吸入治疗,推动哮喘全病程规范化管理 (2025-05-07)
- 专家:长期吃生冷食物和“苦夏减重”均不可取 (2025-05-06)
- 专家提示:重点儿童疫苗接种不可忽视 (2025-04-25)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科普疫苗接种关键五问 (2025-04-25)
- 发生运动损伤如何急救处置?专家解答 (2025-04-18)
- 吃叶黄素会导致干眼症吗?叶黄素能预防近视?专家揭秘 (2025-04-09)
- 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守护“唐宝宝”,用爱点亮希望之光 (2025-03-21)
- 如何避免罹患慢性肾脏病?专家:规律休息、不熬夜很重要 (2025-03-19)
- “减肥大计”席卷浙江大地 体重管理成春日新风潮 (2025-03-17)
-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权威食谱,细化到地区,全是干货→ (2025-03-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