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熬冬不可不知的几件事 |
![]() |
冬季已到,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熬冬”。进入冬季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要比春秋两季高,而夏季则是一年中血糖最低的季节。加上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使之兴奋,使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易使血糖升高、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使血压升高,激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冠心病症状加重,诱发心绞痛等。因此,糖尿病病友的冬天特别难熬。为预防疾病复发或加重,应特别注意保健才行。
1、调节情绪避免血糖波动
冬季出门活动少,朋友很少聚会聊天,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而情绪激动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可促使肝脏中的糖原释放进入血液,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导致病情加重或降低治疗效果。因此患者应学会控制情绪,避免负性情绪影响,保持情绪稳定。
2、及时保暖防血糖升高
寒冷的天气,会刺激交感神经,使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易使血糖升高、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使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机梗死、脑出血等。因此,糖尿病病友尤其是老年糖尿病病友应注意防寒,随时注意天气变化,以及添加衣物,注意保暖。
3、注意饮食做
好糖尿病治疗基础工作
糖尿病病友必须牢记,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冬天气温下降,出汗减少,容易导致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加,令人食欲大增,这是血糖升高的因素之一。因此,糖尿病病友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制订科学饮食方案,控制主食,忌食甜点。有饥饿感者,可增加副食如豆制品、乳制品,多吃新鲜蔬菜,以满足机体需要。糖尿病病友还要养成冬季多喝汤的习惯,鸡汤、排骨汤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可溶性高,易于吸收,可以有效增强抵抗力。
4、合理运动
晨练不宜过早
运动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措施的重要一环,也是冬季增强耐寒能力及抗病能力的措施,在冬季运动需控制好几大要素:第一、运动时间不能太长。运动时间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随时调整。第二、学会控制运动节奏。锻炼应该从运动量小、运动时间短的活动开始。第三、运动的时间、天气和地点要选好。晨练不宜过早,避免在大风、大雾、雨雪等恶劣天气中锻炼。最好在家门口道路平坦的地方进行锻炼,免得出现受外伤的情况。第四、热身活动要做好,不宜忽视保暖。第五,避免单独行动,随身携带对症的抢救药物、糖果或食品,以备低血糖发作时食用。
5、多晒太阳
预防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糖尿病病友非常容易并发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不但引发病人全身疼痛,不能运动,甚至引起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冬天由于户外气温降低,大多数糖尿病人减少了户外运动的时间,这样接触阳光的机会就减少,而经常晒太阳是预防骨质疏松一个极为重要的措施。所以,糖尿病人在冬天要多晒晒太阳。
6、常换袜子
注意预防糖尿病足
冬季是糖尿病足的高发季节,所以糖尿病病友在冬季应特别注意保暖,防止冻伤;睡前用温水泡脚,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注意修剪趾甲,避免甲沟损伤而引起坏疽;选择鞋子应软硬适度,避免过硬、过紧,经常换袜子,保持脚清洁、干燥,还应穿防滑性较好的鞋子,以防摔跤;积极治疗足癣,以防细菌感染。

- 相关报道
-
- 发生运动损伤如何急救处置?专家解答 (2025-04-18)
- 吃叶黄素会导致干眼症吗?叶黄素能预防近视?专家揭秘 (2025-04-09)
- 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守护“唐宝宝”,用爱点亮希望之光 (2025-03-21)
- 如何避免罹患慢性肾脏病?专家:规律休息、不熬夜很重要 (2025-03-19)
- “减肥大计”席卷浙江大地 体重管理成春日新风潮 (2025-03-17)
-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权威食谱,细化到地区,全是干货→ (2025-03-11)
- 这种病毒常在托幼机构和学校传播!这样防控→ (2025-02-25)
-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这种“隐秘”传播需留意 (2025-02-20)
-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 浙江疾控:警惕合并感染 (2025-02-17)
- 流感仍处季节性流行期 节后返岗须注意防范 (2025-02-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