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日常调理 > 中医治疗口腔的异味

中医治疗口腔的异味

酸、甜、苦、辣、咸,食品中的各种滋味都要靠我们去细细品味。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即使没有进食过什么食物,口腔有时却会莫名奇妙地出现味道,比如我们常说的口苦、口酸等。有人觉得这是正常的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但中医认为,这种异常的口味,往往是脏腑功能失调或疾病的一种外在表现。



中医认为,口苦与热邪、肝胆关系密切,是由于肝胆蓄热,胆气熏蒸所致。口苦常与胆汁代谢失常有关,多见于胃热炽盛及心火上炎者。常见症状有头痛眩晕、面红眼赤、性急易怒、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小便赤黄、舌质偏红等。如经常口苦,不妨检查一下,看看是否患有肝胆等消化系统疾病。此外,有些癌症患者感受甜味的味蕾萎缩,舌微循环障碍,唾液成分发生改变,口腔内也会有苦味。

对症下方:口苦者可以服用一些金银花、黄芩等清热泄火的中药,平时饮食中可以多吃一些苦瓜、西瓜、菊花、决明子、苦丁茶等寒凉之食品。



中医认为,脾热口甘,口甜反映脾脏有热,其中有实热与虚热之分。实热者口干喜饮,便结尿黄;虚热者食纳减少,神疲乏力。多见于消化功能障碍以及胃肠炎等患者,有时糖尿病病人由于血糖增高,也会觉得口中发甜。

对症下方:口甜者在饮食上应有所注意,实热者忌燥热辛辣之品,可进食清热泻火之物,如豆腐白菜汤、野苋菜汤等;虚热者可食莲子糖水、淮山药莲子煲鸭、党参淮山药煲鱼等。另外还可服用紫苏、藿香、佩兰、白术等中药,以帮助化湿,可以多吃些薏苡仁、荸荠、冬瓜等利湿之食品。



口咸乃肾虚所致,多见于慢性肾炎、慢性咽炎、神经官能症和口腔溃疡等患者。口咸者常伴有神疲力乏、腰酸腿软、头晕耳鸣、盗汗遗精等,有些则是萎靡不振、畏寒肢冷、夜间尿频、阳痿带下等。

对症下方:肾虚分两型,阴虚和阳虚。肾阴虚者不宜进食辛辣燥热助阳之物,宜进食滋阴补肾之品,如黄精淮山药炖母鸡、海参糯米粥等。肾阳虚者不宜进食寒凉生冷伤肾之品,宜进食温肾壮阳之物,如鹿角胶生姜大米粥、枸杞子栗子炖羊肉、附子煲狗肉、鹿茸片炖瘦肉等。口咸者还可以经常服用一些熟地、肉桂等祛寒补肾的中药。在冬季,可以多食用核桃、桂圆等补品。



中医认为,口酸多为肝胆之热侵脾所致,常伴有胸闷胁痛,恶心、食后腹胀、舌苔薄黄、脉弦等症。常见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多伴有胸闷肋痛、恶心、饭后腹胀等。

对症下方:口酸者可以经常服用一些砂仁、木香、黄连等中药,平时少吃油腻的食品及甜食等。肝经有热的口酸者不宜进食辛辣、煎炸等燥热之品,宜进食清凉之品,如鱼片枸杞汤、甘菊粳米粥、海带明子汤等。脾虚不足者宜进食健脾暖胃之品,如胡椒煲猪肚、鲫鱼糯米粥等。



口辣多为肺胃热盛、阴虚所致,常伴有咳嗽、痰黄稠、舌苔薄黄等症,多见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及长期低热者。

对症下方:自觉口辣的患者舌温可能偏高,舌黏膜对咸味与痛觉都特别敏感。这类人平时应忌食辛辣之品、火锅等,可以服用银黄口服液等中成药,多吃一些西瓜、生梨等水果。

除了以上所讲的五味,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气味,如口臭、口淡、口涩等。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