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便秘不当病 慢慢根治 |
![]() |
便秘是身体亚健康的“信号”
从事文职工作的唐小姐今年32岁,她长期便秘,平时三四天才有一次大便,而且排便感觉很困难。曾经一周都不排便的卜先生说,他除了肚子不太舒服,脸上爆出一粒粒暗疮之外,似乎也没觉得身体有特别不适的地方,日常起居也没有影响。倒是家里人怕他长期便秘,憋出什么病来,给他买了一种贴在肚脐上的外服通便贴。卜先生感觉无所谓,实在长时间没排便,他才会贴一次。
消化内科医生说,便秘可区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急性便秘由肠梗阻、肠麻痹等急性疾病引起;慢性便秘则病因较复杂,按发病部位分类分为结肠性便秘和直肠性便秘。不过,一般人感觉到自己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每两三天或更长时间才有一次,但无不适感,这种情况未必跟饮食、生活习惯有关,未必属于医学角度定义的便秘。这实际上就是身体失衡、亚健康状态的一种表现。所以,便秘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民间偏方未必人人有效
在民间还有不少关于改善便秘情况的偏方,比如说吃香蕉、喝蜂蜜水、用荷叶桑叶煮水喝等等。可是,往往同一个方子用在不同人身上,效果并不一样。是服用的量不够吗?还是服用的时机不对?医生指出,亚健康情况下的便秘,产生的原因也多种多样。从养生的角度来讲,必须辨体思养。
从中医上来讲,引起便秘的主要是津液不足、水道不通,其中又跟个人的体质有关系。根据中医理论的“体质学说”,人的体质分为热、中、寒三种。热性体质常感口渴,舌苔黄,易烦躁,要治疗便秘就应该用些寒性的食材、药材来调理。如果方法不对症,不但起不到作用,还可能加重便秘的情况。
通便辅助药治标不治本
还有的人选择到保健品市场找办法。目前针对便秘、排便难的保健品、茶饮多种多样,其功效除了排便通畅,还包括减肥、排毒等,受到不少人的青睐。有的人甚至对这些辅助品产生了依赖,长期服用。实际上,这些辅助品不适宜长期服用,特别是那些效果能“吹糠见米”的最好少用或不用。
其实即便是中药,也不可以乱吃,所谓“是药三分毒”。像一些含有刺激性泻药成分的保健品,能短时间内促排便,但是如果不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用药,或是频繁更换泻药的种类,很可能损伤肠道功能,一旦停药,便秘将更为严重及复杂。
从养生保健的角度来说,便秘的治疗不能依靠药物,泻药更不是治疗用药,这些方法只能治标不治本。想要真正改善便秘情况,根本还在于对症治疗,调理好自己的体质。
食疗改善便秘急不得
近年来,通过食疗来养生保健的观念越来越被人们认可。那么,普通便秘能否通过饮食来改善呢?有关专家指出,保持饮食有规律、均衡,才能持久浑身“通畅”。
首先在日常饮食上应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说蔬菜类,菠菜、白菜、芹菜、萝卜等长纤维蔬菜,可明显改善粪便的成分,易于将粪便排出体外。
还可以多吃些针对便秘有特效的食物,如核桃一类富含油脂的坚果,能润肠通便,治疗大便燥结。粗粮也对改善便秘有明显效果,如红薯健胃益气,含有较多的纤维素,能在肠中吸收水分增大粪便的体积,引起通便的作用;糙米,其丰富的纤维质也有助排便。
通过合理饮食来改善、治疗便秘,不能急功近利。有一些饮食调理的方法,有的人坚持了几天就认为没什么效果而放弃。实际上,合理饮食应该是一种常态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彻底远离便秘苦恼。

- 相关报道
-
- 世界哮喘日:普及吸入治疗,推动哮喘全病程规范化管理 (2025-05-07)
- 专家:长期吃生冷食物和“苦夏减重”均不可取 (2025-05-06)
- 专家提示:重点儿童疫苗接种不可忽视 (2025-04-25)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科普疫苗接种关键五问 (2025-04-25)
- 发生运动损伤如何急救处置?专家解答 (2025-04-18)
- 吃叶黄素会导致干眼症吗?叶黄素能预防近视?专家揭秘 (2025-04-09)
- 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守护“唐宝宝”,用爱点亮希望之光 (2025-03-21)
- 如何避免罹患慢性肾脏病?专家:规律休息、不熬夜很重要 (2025-03-19)
- “减肥大计”席卷浙江大地 体重管理成春日新风潮 (2025-03-17)
-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权威食谱,细化到地区,全是干货→ (2025-03-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