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解读核辐射飘向中国后的谣言 |
![]() |
自3月11日日本强震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来,核辐射的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近日,在我国上海、天津、重庆、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河南、广东、广西、四川、陕西、宁夏部分地区空气中监测到来自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在经历过盐价哄抬,疯狂抢盐后,人们看到这则新闻总会感到心中有些不安。面对这场世界性的灾难,如何理智应对、有效防护,而不盲目跟风呢?小编带你一一解读。
福岛核辐射危害有多大?
核辐射即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中产生电离辐射,它能破坏人体组织,导致基因突变、组织损伤等。目前在核电厂附近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是铯和碘,专家认为很可能也有氮和氩的泄出。放射性碘主要损害甲状腺,引发甲状腺癌等疾病,放射性铯则主要导致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损伤。而放射性氮的半衰期很短(几秒内便会衰变),因此对人体的影响不大,放射性氩也对身体无害。前阵子关于3号机组使用的MOX燃料中放射性钚具有剧毒的说法很是盛行,不过如今也被科学揭穿了真面目,而且目前也没有明确的迹象显示铀或钚泄漏。
尽管核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巨大,但其造成的损害却取决于暴露于辐射中的时间及辐射强度。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世界人均天然辐射本底剂量是2.4mSv/年,当全身照射剂量大于1Sv时,才会出现急性放射病等健康效应,而一次性遭受4Sv放射剂量则可能致死。尽管福岛核事故中已有放射性物质释放,但并未达到如此高的辐射水平,且辐射峰值也不会持久。其中人们关心的核辐射的扩散范围,主要取决于风速、风向及其他气候条件,且随着与辐射中心的距离的增加,辐射强度也会逐渐衰减。据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3月30日18:00继续发布的全国省会城市和部分地级市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实时连续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值。监测结果汇总图中绿色曲线代表监测值,蓝色柱体代表天然本底水平,绿色曲线均在蓝色柱体范围内。监测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环境辐射水平仍在本底范围内,日本核电事故未对我国环境及境内公众健康产生影响。

- 相关报道
-
- 发生运动损伤如何急救处置?专家解答 (2025-04-18)
- 吃叶黄素会导致干眼症吗?叶黄素能预防近视?专家揭秘 (2025-04-09)
- 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守护“唐宝宝”,用爱点亮希望之光 (2025-03-21)
- 如何避免罹患慢性肾脏病?专家:规律休息、不熬夜很重要 (2025-03-19)
- “减肥大计”席卷浙江大地 体重管理成春日新风潮 (2025-03-17)
-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权威食谱,细化到地区,全是干货→ (2025-03-11)
- 这种病毒常在托幼机构和学校传播!这样防控→ (2025-02-25)
-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这种“隐秘”传播需留意 (2025-02-20)
-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 浙江疾控:警惕合并感染 (2025-02-17)
- 流感仍处季节性流行期 节后返岗须注意防范 (2025-02-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