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除你对核辐射的困惑 |
![]() |
核辐射离我们到底还有多远?针对目前读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我们专访多位权威专家,为大家解疑释惑。
1.核辐射对中国有多大影响?
不妨把这次核泄漏与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做个对比,当时被定为7级,有人形容像是原地引爆了一枚核弹。那次事故严重影响的范围是30到50公里,受影响较大的范围也就是200公里到500公里,超出500公里以外的地区,虽然有的地方也可以测到放射沉降物存在,但实际影响已经不是太大。退一步说,即使目前发生了最坏的状况,也就是核反应堆芯爆炸,影响最严重的区域也不会超出30―50公里这个圈,扩大到1000公里外的我国,几乎不可能。
据了解,日本东京的辐射量已达22倍多,听上去吓人,其实这只代表环境的指标上去了,给人造成的损伤还差一大截。国际标准是,只要辐射量在100毫希以下,对身体没任何危害。举个例子,现在站在东京街头十几个小时,还没有拍一次X光片的辐射量大。
2.核辐射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核辐射传播的行径是空气。放射性物质主要通过大气释放,随距离增加浓度会逐渐稀释。但它不是生物性传播,而是物理性的传播。它就像一种灰尘,随风飘落到哪里,就对哪里的环境有影响,然后按自然规律衰减。所以,危害主要于日本福岛当地及附近区域。城市居民,没有必要担心管道饮用水受污染,如果不放心,刚摘下来的蔬菜多洗两遍就可以了。通过土壤传播则是不可能的。
3.日本核燃料流入太平洋怎么办?
日本政府会尽可能避免放射性污染物直接排入海水中,即使真流入海水中,也未必能危害全人类。放射性物质会被海水稀释到无穷小。就像一滴蓝墨水滴到杯子里,还能看到蓝色,放到澡盆里,就看不到了。另外,很多核潜艇都在海里出过事,但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表明,这些物质对人体和环境产生过影响。
4.核辐射对人体会造成多大危害?
辐射无处不在,我们吃的、住的、天空、山川,乃至身体都存在着放射性,核辐射只是其中的一种。比如,砖房0.75毫希/年;宇宙射线0.45毫希/年;水、粮食、蔬菜、空气0.25毫希/年;土壤0.15毫希/年;北京到欧洲坐飞机往返一次0.04毫希。放射性物质主要通过体外和体内照射伤害人体。通常,皮肤、呼吸道和胃肠道会成为放射性物质伤害人体健康的主要途径。
当短时间全身外照射辐射量不足250毫希时,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可能会发生变化,但不会有临床上的病变;250―1000毫希时,血液中白细胞减少,可能出现结膜炎,但身体机能不会变化;1000―2000毫希时,身体可能出现疲劳、食欲减退、恶心等,血液中淋巴细胞及白细胞减少后恢复缓慢;2000―4000毫希时,会在一天之内引起人恶心、腹泻、呕吐,几周之内脱发、食欲不振、虚弱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可能死亡;辐射量在4000―6000毫希时,会引起人严重不适,2―6周之内死亡率大概为50%;6000毫希以上,若无适当医护,死亡率为100%。
5.怎么能知道自己所在地是否有核辐射?
放射性物质无色无味,我们无法感觉到,但可通过仪器测量。当从沾染区出来,怀疑可能受到放射性污染时,应去检测站进行体表、体内污染检测。
从3月12日开始,中国环境保护部已经全面启动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监测结果实时在环保部网站上更新。我国上海、江苏、广东等沿海城市已经采取紧急措施,24小时严密监测核污染。到目前为止,未发现任何异常。
6.补碘片能防核辐射吗?
碘片预防核辐射的原理是:一旦甲状腺组织被非放射性稳定碘占满,就会阻止甲状腺对放射性碘的吸收。在摄入放射性碘前或摄入后立即服用稳定性碘的防护效果最佳。除被放射性碘污染环境地周围几十公里内的人外,没有遭遇核辐射威胁的人根本不需要服用碘片。特别对于本身就有甲亢的人来说,大量服用碘甚至是有害的。

- 相关报道
-
- 世界哮喘日:普及吸入治疗,推动哮喘全病程规范化管理 (2025-05-07)
- 专家:长期吃生冷食物和“苦夏减重”均不可取 (2025-05-06)
- 专家提示:重点儿童疫苗接种不可忽视 (2025-04-25)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科普疫苗接种关键五问 (2025-04-25)
- 发生运动损伤如何急救处置?专家解答 (2025-04-18)
- 吃叶黄素会导致干眼症吗?叶黄素能预防近视?专家揭秘 (2025-04-09)
- 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守护“唐宝宝”,用爱点亮希望之光 (2025-03-21)
- 如何避免罹患慢性肾脏病?专家:规律休息、不熬夜很重要 (2025-03-19)
- “减肥大计”席卷浙江大地 体重管理成春日新风潮 (2025-03-17)
-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权威食谱,细化到地区,全是干货→ (2025-03-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