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日常调理 > 通过眼睛来看病

通过眼睛来看病

习惯了看病就是医生询问病情、看喉咙,听胸口……哪儿不舒服就看哪儿。看眼睛就能治病吗?别不信,虹膜学这门学问已经有至少一百多年历史了。

虹膜就是眼睛中瞳孔周围含有色素的环形薄膜部分,不同人种的虹膜颜色有很大不同,中国人的虹膜大多是褐色、深褐色或偏黑的,而西方人的虹膜有蓝色、绿色、灰色等许多不同的颜色。在虹膜的表面有着凸凹不平的辐射状褶皱,内部有调节瞳孔大小的肌肉。

虹膜学就是通过分析虹膜纤维组织的色彩和结构,来判断身体组织的完整性,通过虹膜的现象了解你的身体健康状况。

说白了,就是通过眼睛,医生能知道你身体哪儿出了问题,是近段时间睡不好?血压有点高?贫血?还是身体的哪儿有局部疼痛?

这并不是一门新兴学科,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还是个比较新鲜的名词。其实,一百多年前,就有医生用虹膜检测的办法给病人诊断了。

虹膜学在西方

我们说的现代虹膜学起源于一百五十多年前的匈牙利。在Ignatz

Von

Peczely还是个10岁的小孩子的时候,他拥有一只令所有“哈利波特迷”都非常羡慕的宠物――猫头鹰。

一天,他不小心把这只猫头鹰的腿折断了,而令Peczely惊讶的是,他突然发现猫头鹰的虹膜中六点钟方向出现了黑色条纹。这件奇怪的事情在10岁的Peczely心里翟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20多年后的,他成为一个医生。

当Peczely为他的母亲治病时开始关注身体疾病和虹膜的关系,1866年他出版了第一本关于虹膜学的书,还以他研究出来的眼球和身体疾病变化在虹膜上的反应点绘制成了全球第一幅虹膜图。

后来,Emil

Schlegel医师还为此写了一本关于Peczely的研究报告。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套更加详尽的双眼虹膜反射区图谱。

按照图上的显示,人体各组织、系统、器官以及内分泌腺体的老化、功能障碍,甚至将来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都可以被观察出来。

虹膜学在东方

两千多年前,我国的“神医”华佗发明了“望眼”来诊病,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说道:“切脉动静而视睛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生死之分。”

这“眼”中就包括虹膜。实际上,是以望、闻、问、切为基础的。《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中说:

“精之巢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中“黑眼”指的就是虹膜,而“络”指的是虹膜中的辐射状褶皱。

在我国的“虹膜学”中,虹膜的颜色与五脏和五行有对应关系:心属火,红色;肺属金,白色;肝属木,青色;脾属土,黄色;肾属水,黑色。

尽管从字面来看,这些说法的确切性和指导性还有待商榷,但从整体观念提示了眼睛与身体五脏六腑之间的密切关系。

考古学家在埃及法老墓中发现了公元前1400年左右的银盘上有虹膜图,也有记载说那时的法老巫师Elax用虹膜进行预测,对疾病作出诊断。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