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糖友警惕肾脏病“偷袭” |
![]() |
肾脏易受糖尿病损害
“血糖高为什么会造成肾脏病?这是很多糖尿病患者疑惑的问题。”何朝生说,“糖尿病的可怕在于危害全身血管,其对大血管的损害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其对微血管的损害则出现眼底、肾脏等的损害。”他进一步解释说,胰岛素分泌不足使得体内长期处于一个高糖的环境,累及肾小动脉,产生微循环障碍,使得肾脏缺血缺氧、内皮细胞受损,吸引炎性细胞浸润,引起了炎症性反应,启动了肾脏纤维化的进程。
一旦糖尿病患者肾脏受到了损害,医学上就称之为“糖尿病肾病”。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的发生发展也是逐渐积累的,它在临床上分为五期―――肾小球高滤过期、静息期、微量蛋白尿期、临床期和肾功能衰竭期。前三期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是延缓病情发展的最佳时期,若有效治疗可逆转病情;一旦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克/日)出现,就进入第四期即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则肾病的进展只能被延缓,而不能停止。进入第五期后,则是肾功能衰竭了,这比肾炎导致的肾功能衰竭预后更差。
早期勿忽视肾病筛查
研究显示:如果对糖尿病肾脏病不予理会,约四成1型糖尿病会并发肾病乃至肾衰竭,2型糖尿病这个概率也高达20%。临床糖尿病肾脏病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约25%的病人在6年内,50%病人在10年内,75%的病人在15年内发展为肾衰竭,而从糖尿病肾脏病1期发展至晚期肾衰竭,时间只需15年左右。”目前,我国糖尿病肾病已排在肾衰竭病因的第二位。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人们认识不足,在糖尿病早期往往只重视血糖的控制,忽视了甚至拒绝肾脏病的筛查,因此给足时间让糖尿病肾脏病“偷袭”得逞,最终导致肾衰竭,给家庭和个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其实,这一严重后果完全可以避免。何朝生强调,通过几十元的尿检,就能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尿液中是否有微量白蛋白,对症施医施药,早期糖尿病肾病不仅可病情延缓,甚至可以逆转。
“根据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为了早期发现和诊断糖尿病肾病,1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5年后、2型糖尿病患者一经诊断,就要每年接受肾病筛查。筛查的内容包括检测随机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以及测量血清肌酐值评估肾小球滤过值。”何朝生说,“我们一般要求糖尿病患者每半年检测一次肾功能,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如存在蛋白尿(ACR>300mg/g)或微量蛋白尿(ACR30~300mg/g),伴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1型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均要考虑糖尿病肾病诊断。

- 相关报道
-
- 发生运动损伤如何急救处置?专家解答 (2025-04-18)
- 吃叶黄素会导致干眼症吗?叶黄素能预防近视?专家揭秘 (2025-04-09)
- 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守护“唐宝宝”,用爱点亮希望之光 (2025-03-21)
- 如何避免罹患慢性肾脏病?专家:规律休息、不熬夜很重要 (2025-03-19)
- “减肥大计”席卷浙江大地 体重管理成春日新风潮 (2025-03-17)
-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权威食谱,细化到地区,全是干货→ (2025-03-11)
- 这种病毒常在托幼机构和学校传播!这样防控→ (2025-02-25)
-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这种“隐秘”传播需留意 (2025-02-20)
-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 浙江疾控:警惕合并感染 (2025-02-17)
- 流感仍处季节性流行期 节后返岗须注意防范 (2025-02-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