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防病不能忽略了灭蚊 |
![]() |
如偏头痛、胃疼、慢性咽炎、过敏性哮喘、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精神病等最为常见。
例如,北京地区医务工作者与气象工作者合作,对1976年至1979年因急性心肌梗塞而住院的4806名患者进行调查,发现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高峰期分别在11月至1月,以及3月至4月。
“菜花黄、痴子忙”,这是一句流传于我国南方城乡的谚语。初春,我国江南地区油菜正处在开花期,也是精神病患者(即痴子)六神无主、坐卧不安,病情复发率极高的时期。原因是,春回大地,人的情绪亦随之活跃,一旦稍受天气变化等外界环境因素刺激,就很容易激发各种各样的喜怒哀乐情绪。例如,当气温高于26℃,空气湿度大于70%时,人的精神就会感到疲惫,心情也极易烦躁和发怒;当大气压下降,或低压天气系统逼近,天气阴沉时,人的精神常陷入不知所措、沮丧和抑郁状态,表现为神情恍惚、六神不定、儿童还可能产生骚动、哭闹现象。这是天气变化对正常人产生影响的表现,而精神病患者对气温、气湿和气压等气象要素的反应更为敏感,并且对不同天气有不同表现:有的表现出烦躁不安、极易激怒、骚动,常发生过激冲动性行为;有的则表现较为安定,出现呆若木鸡状态。精神病专家曾作过调查统计,一年中以3~5月为精神病复发率最高时期,其中以4月为顶峰。
对于上述各种疾病在发病前要做好自我调护,即要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各方面保健锻炼,做好预防工作,比如不要过分劳累,注意保存体力,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尤其不可劳汗当风;谨防外邪侵袭机体等。
还须指出的是,春季防病不能忽略了灭蚊。现在人们习惯于夏季驱蚊,其实,春季灭蚊,才事半功倍。原因是:蚊子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有雌雄之分。雄蚊是不咬人吸血的,靠吸食花蜜与植物为主,天气转凉后,雄蚊便从室外躲到温暖的屋内。雌蚊在秋季除了产卵后死去的外,没有死的躲进屋内照样咬人吸血,只不过数量极少罢了,也有一部分蚊虫陆续离开有人的居室,转移到厨房、地下室、阴沟、墙角等阴暗、潮湿、避风、不冷不热的地方越冬。尽管少数存活的蚊子能过冬,然而,正是这些残留蚊虫,正是来年繁殖成千上万蚊子的来源,因此,人们切不可等闲视之,应该彻底予以歼灭,尤其是冬去春来之时,要广泛开展群众卫生活动,消灭蚊子。在具体措施上,要针对蚊虫有限的藏身之地,重点突击地下室、阴沟、厨房、暖气管道等地域,采用烟雾熏杀法,如选用驱蚊净、敌敌畏、六六六烟雾剂等效果很好。

- 相关报道
-
- 立秋养生要注意“三防一养”,避开这些常见误区 (2025-08-08)
- 国家卫健委:警惕“秋老虎”和换季健康谣言,养生莫信“偏方” (2025-08-08)
- 专家解读:强降雨后,如何预防传染病发生 (2025-08-05)
- 保卫人体“化工厂” 专家呼吁推动肝病早筛早治 (2025-08-04)
- 广东一周新增70例登革热病例 疾控中心提醒防蚊灭蚊 (2025-07-31)
- 中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 无人传人迹象 (2025-07-24)
- 急诊专家提醒:中暑急救,这些步骤至关重要 (2025-07-22)
- 广东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 发现的病例均为轻症 (2025-07-22)
- 暑期就诊高峰背后:运动不足成多种儿童疾病“共因” (2025-07-21)
- “三伏贴”究竟应该怎么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别提醒 (2025-07-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