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日常调理 > 预防骨质疏松 应40岁前开始

预防骨质疏松 应40岁前开始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近日发表的研究成果指出,在人的中年时期即可通过技术手段准确预测老年时是否会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

并且在40岁以前采取预防措施是防止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最佳途径。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廖二元教授带领的研究项目《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断与治疗》获得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项研究前后经历16年,撷取了来自1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3万多例骨质疏松症作为研究样本。

骨质疏松症是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特别多见于老年女性。据廖二元介绍,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约有三分之一患有骨质疏松症,轻者表现为腰痛腿软、行动不便,重者弯腰驼背、身材变矮;更严重的是反复多次骨折而致残、致死。由于骨质疏松而引起的骨折防不胜防,可以是坐车颠簸、跌倒等微不足道的原因,甚至还可因大笑、轻微负重而导致脊椎骨折。

廖二元认为,目前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对老年期因骨质疏松发生骨折做到“先知先觉”。为此,廖二元及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基于中国人种建立了新的峰值骨密度计算方法、骨微结构分析和骨分子生物学。廖二元表示,通过在中年时期准确预测以后老年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方法,既可以使患者更主动地与医生配合,也有利于在宏观上合理运用医疗卫生资源,节省医疗支出。

由他带领的这项获国家大奖的研究成果还表明,女性终身骨丢失的65%发生在60岁以前,也就是说从60岁以后才开始防治骨质疏松已经非常被动。新的防治策略强调在40岁以上的中年期就必须积极预防骨质疏松,而且预防时间越早越好。预防措施以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基础,包括户外运动、晒太阳、戒烟,少饮浓茶和咖啡。廖二元说,采取这些手段,目的是到35岁时使骨头的生物学质量达到最好性能,骨量达到最高峰值。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35岁前多存款“,让骨头经得起“50岁以后的频繁取款”。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