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疗器械行业 > 国产医疗器械遭歧视 突破阻碍迫在眉睫

国产医疗器械遭歧视 突破阻碍迫在眉睫

  在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中,诸多的问题逐渐的显现出来,为行业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监管力度不大,让国产医疗器械受到了歧视,面临着众多的险峻挑战,突破困境是一件当务之急的事情。


  近两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以25%的速度不断增长,远远超过国际医疗器械市场7%的增速。对比医疗器械与医药产品1:6的产出比与国际市场1:1的产出比后可看出,中国市场的潜力十分可观。但是海外企业却在这个行业比我国本土的更占优势,国内企业受许多因素所阻碍。它的制约不光来自于制造技术实力,还受制于长期的“市场换技术”模式在国内市场留下的诸多后遗症。


  医院是医疗器械产品的使用大户,而国内现行的医院评级、审批中将医院的进口设备数量单列为一项,以此作为对医院等级的考察项目之一。这一“霸王条款”直接打压国内优秀制造企业的发展空间,“有价无市,有技也无市”的情况突出。如果说我国本土制造业不得不忍受优质进口产品的侵蚀,则不合理的制度是国产医疗器械市场在作茧自缚。


  不合理制度还体现在医院可以打折消费昂贵的进口产品。医院购买的医疗器械属于医保报销范围,进口产品是医保报销的重点项目,而进口产品的高回扣也不再是秘密,由此为进口产品滋生了“温床”。甚至有少数医院在器械采购书上点名全数采购进口产品。在技术尚不成熟、市场倾斜严重的情况下,国内医疗器械制造企业的经营状况更为艰难。


  在医疗界的发展中,医疗器械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患者康复的关键。所以国家应该加大对国产医疗器械的管理力度,突破医械界的困境,重拾医械界的信心。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