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社会关注 > 对抗埃博拉与中国医疗队模式

对抗埃博拉与中国医疗队模式

 

自今年3月开始大爆发的西非埃博拉疫情,迄今已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四国造成近1800例感染,近1000人死亡。迄今疫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并随时有向更广阔地区扩散、甚至传播到非洲以外的危险。日前,疫区各国和世卫组织在科纳克里召开峰会,呼吁各国向西非疫区派遣医疗人员协助应对疫情。

 

对此呼吁中方积极响应,继今年3月、5月中国红十字会和中国政府两度向疫区捐赠后,第三批价值3000万元人民币的医疗物资也已于811日运抵疫区,于此同时,从中国各地、各大医疗机构紧急动员的一批传染病专家、医护工作者也已经或即将投入疫区一线,加入到当地医疗部门和国际社会应对埃博拉疫情的行列中。

 

非洲对于中国医务工作者而言绝不陌生,脍炙人口的“中国医疗队模式”,正是在非洲酝酿、诞生,并发扬光大。

 

1963年,第一支中国医疗队24人辗转抵达阿尔及利亚条件艰苦、缺医少药、号称“撒哈拉北大门”的阿特拉斯山区赛义德地区,开始了迄今坚持51年之久的“中国医疗队”援非模式,50多年来,一支又一支中国医疗队被派往非洲各国,根据中国政府“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要求,他们大多被派往条件恶劣的农村、雨林、沙漠地带,投入到艰苦的医务工作中去。

 

具100医药网了解,由于长期发展的停滞,非洲许多地区缺乏最基本的医疗保障,一些边远地区,许多人甚至终生不知现代医学为何物,加之气候条件恶劣,卫生习惯差,传染病肆虐,导致婴儿死亡率高、健康状况底下等严重后果,中国医疗队的出现填补了许多地区的医疗空白,受到当地人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胡锦涛前主席曾评价“中国医疗队模式”是“中非合作时间最长、涉及国家和地区最多、成效最为显著的合作项目”,而非洲当地人则将之誉为“公认争议和负面评价最少、收获荣誉和掌声最多的中国援非项目”。

 

然而时代在进步,“中国医疗队模式”也需与时俱进,才能适应非洲当地的新形势、新需要。

 

“中国医疗队模式”最大的特点,是集中布局、统一管理,自成体系,这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是正确的、可取的,但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却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尤其是“宜缓不宜急”,即适应当地一般条件下的医疗保健需要,却不适应应对大规模疫情,难以和应对这类大规模疫情所必须适应的,与当地卫生机构及国际间援助组织大分工、大合作的体系、模式接轨。

 

传统的“中国医疗队模式”注重于“优中选优”,队伍中往往高职称专家云集,医护科研人员结构比例却不合理,抵达当地后,一些高职称专家不得不身兼医生、护士、药剂师和杂役,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此外,单一批次的医疗队原则上来自同一地区、两年一轮换等,方便了日常管理,面对类似此次埃博拉的重大疫情,却不利于积累经验和数据,更不利于集中优势兵力“打大仗”。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国响应号召,向埃博拉疫区派遣医疗队,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与时俱进,已经和即将派出的医护工作者结构比例搭配更合理,已抵达疫区的部分医护工作者和当地及各国同行密切配合,成为国际共同抗击疫情网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显然,这种做法更适应当前形势和疫情防治需要。

 

这并不是说传统的“中国医疗队模式”不再需要。正如WHO资料所言,埃博拉疫情爆发的土壤,是疫区恶劣的卫生条件和卫生习惯,彻底改变这一土壤,有赖于平时日积月累的医疗服务和卫生常识普及,而这些恰是“中国医疗队模式”的强项。新旧模式相辅相成,缓急相应,才能发挥最大效应。

 

重大疫情也伴随着重大风险,早在2003年,中国就有周维良、鄢斌等4人在莫桑比克疫区手术时因刺破手指感染艾滋病毒,几十年来更先后有数十位中国大夫在非洲以身殉职,此次埃博拉疫情,前后已有多国多位医护工作者和志愿者感染、牺牲,中国医护人员深入一线,在救死扶伤之余,也要注意自身安全防护,家人和同胞期待着他们不负使命,平安归来。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