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安全犯罪为何屡禁不止? |
![]() |
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华敬锋介绍,今年以来,各地按照公安部的部署,因地制宜,深入开展“打击食品药品犯罪深化年活动”,已侦破各类食品药品犯罪案件1.1万余起。
“在打击食品药品犯罪过程中,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期集中打击的瘦肉精、病死肉、种养殖环节滥用药物等重点问题,仍未得到彻底根治,反弹苗头明显。” 华敬锋说。
同时,华敬锋表示,新情况、新问题也在不断出现。“比如近期曝光的上海福喜公司事件,反映出食品加工行业使用过期、变质原料问题突出。”
据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厅长李勇介绍,2013年,全国各级法院审理审结生产销售不合格、标准不合格、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犯罪案件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案件2082件,判决生效人数2647人,同比增长188%和175%。其中,判处有期徒刑实刑及以上刑罚同比增长了187%。
“近几年来,制售假冒伪劣药品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十分猖獗,相继出现了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地沟油、毒胶囊、塑化剂酒、毒豆芽等一批影响恶劣的大要案件。” 李勇表示,这暴露出我国社会管理中的短板,也折射出当下食品药品领域安全风险高发、信任危机的严峻形势。
李勇说,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出现的新情况也是花样百出。隐蔽性、分散性、流动性的特点,使得这类案件查处难、取证难、数额认定难,从而影响了法律效果。同时,在执法层面上,也存在一些制约打击效果和打击力度的瓶颈。
“一是执法办案标准尚不统一。”李勇说,由于法律法规的原则性和滞后性,随着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手段、方式、工具不断翻新,不同执法部门之间,对新类型违法犯罪行为的认定标准和处理不大统一,这就导致了出现所谓的同案不同判或者量刑不均衡现象。
在证据收集方面,李勇指出,也存在不够规范的问题。“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依法搜集的物证、书证、电子证据等,可以作为刑事诉讼的证据使用。但行政机关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证据收集不够全面、不够规范的情况时有出现,尤其是检查报告、专家意见、鉴定意见,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往往达不到刑事案件的标准和要求,制约了打击力度。”李勇说。
李勇还强调,协作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食品药品犯罪具有向跨地域、上下游产业一条龙方向发展的趋势。但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合作信息共享机制尚不完善,地方保护、各自为政的现象较为普遍,只有建立和完善各地区、各部门的高度协调机制,才能形成打击合力。
此外,打击不平衡也是较为突出的现象。“现实中,打击销售终端的小商小贩的下游犯罪偏多,打击生产商、批发商、供应商的上游犯罪偏少,甚至出现了生产者不构成犯罪,销售者构成犯罪的现象。”李勇说。
“检察机关在查办案件中深刻认识到,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存在,有诸多深层次原因。”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有关负责人霍亚鹏说,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和药品生产、消费大国,但产业的规模化、组织化、集中化程度还不高,现行监管体制、法规标准、检验检测体系等还不尽完善,监管执法力量明显不足,客观上给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带来了很大困难。
华敬锋说,对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犯罪问题,既要加强行政监管,又要强化刑事打击。他表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如何有效衔接,行政执法证据如何有效转换为刑事诉讼证据,是行政执法工作绕不过去的门槛。医药网新闻
“在打击食品药品犯罪过程中,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期集中打击的瘦肉精、病死肉、种养殖环节滥用药物等重点问题,仍未得到彻底根治,反弹苗头明显。” 华敬锋说。
同时,华敬锋表示,新情况、新问题也在不断出现。“比如近期曝光的上海福喜公司事件,反映出食品加工行业使用过期、变质原料问题突出。”
据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厅长李勇介绍,2013年,全国各级法院审理审结生产销售不合格、标准不合格、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犯罪案件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案件2082件,判决生效人数2647人,同比增长188%和175%。其中,判处有期徒刑实刑及以上刑罚同比增长了187%。
“近几年来,制售假冒伪劣药品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十分猖獗,相继出现了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地沟油、毒胶囊、塑化剂酒、毒豆芽等一批影响恶劣的大要案件。” 李勇表示,这暴露出我国社会管理中的短板,也折射出当下食品药品领域安全风险高发、信任危机的严峻形势。
李勇说,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出现的新情况也是花样百出。隐蔽性、分散性、流动性的特点,使得这类案件查处难、取证难、数额认定难,从而影响了法律效果。同时,在执法层面上,也存在一些制约打击效果和打击力度的瓶颈。
“一是执法办案标准尚不统一。”李勇说,由于法律法规的原则性和滞后性,随着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手段、方式、工具不断翻新,不同执法部门之间,对新类型违法犯罪行为的认定标准和处理不大统一,这就导致了出现所谓的同案不同判或者量刑不均衡现象。
在证据收集方面,李勇指出,也存在不够规范的问题。“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依法搜集的物证、书证、电子证据等,可以作为刑事诉讼的证据使用。但行政机关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证据收集不够全面、不够规范的情况时有出现,尤其是检查报告、专家意见、鉴定意见,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往往达不到刑事案件的标准和要求,制约了打击力度。”李勇说。
李勇还强调,协作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食品药品犯罪具有向跨地域、上下游产业一条龙方向发展的趋势。但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合作信息共享机制尚不完善,地方保护、各自为政的现象较为普遍,只有建立和完善各地区、各部门的高度协调机制,才能形成打击合力。
此外,打击不平衡也是较为突出的现象。“现实中,打击销售终端的小商小贩的下游犯罪偏多,打击生产商、批发商、供应商的上游犯罪偏少,甚至出现了生产者不构成犯罪,销售者构成犯罪的现象。”李勇说。
“检察机关在查办案件中深刻认识到,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存在,有诸多深层次原因。”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有关负责人霍亚鹏说,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和药品生产、消费大国,但产业的规模化、组织化、集中化程度还不高,现行监管体制、法规标准、检验检测体系等还不尽完善,监管执法力量明显不足,客观上给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带来了很大困难。
华敬锋说,对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犯罪问题,既要加强行政监管,又要强化刑事打击。他表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如何有效衔接,行政执法证据如何有效转换为刑事诉讼证据,是行政执法工作绕不过去的门槛。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立秋节气如何养生?三个换季常见谣言勿轻信 (2025-08-07)
- 干吃蒙脱石散险窒息?专家详解安全用药与腹泻防治要点 (2025-08-05)
- 广东基孔肯雅热新增报告病例数呈现下降趋势 (2025-08-04)
- 中医专家:夏季养生要围绕“养心”和“养脾胃”展开 (2025-07-25)
- 高温“苦夏”,医学专家“支招”养生要点 (2025-07-24)
- 家长注意!孩子睡觉盖太多,居然会影响身高 (2025-07-22)
- 专家紧急提醒!小心呼吸道合胞病毒盯上婴幼儿 (2025-07-17)
- 哪些疾病适合在夏天进行调理和治疗?专家详解 (2025-07-16)
- 抱冬瓜、喝凉茶……三伏天防暑降温 这些养生误区要避免 (2025-07-15)
- 多地持续“桑拿天” 这份防中暑秘籍请收好 (2025-07-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