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关闭“便民门诊”并无不妥 |
![]() |
从医疗分级管理角度看,处于医疗平台最高点的三甲医院,就该针对有些治疗难度的专科病人,而便民门诊之类的工作就该被分流到社区。
近来,北京10余家三甲医院以各种原因关闭了便民门诊,这使得有些慢性患者的取药过程变得繁琐。为此有市民在《新京报》发表文章,认为取消便民门诊是因噎废食。
作为深受市民喜爱的综合医院,将服务内容减少了,乍看起来的确不利于患者。可往深处思考,诸如北医三院、朝阳医院这样的三甲医院,还要抽出专门的医疗资源,专门为一些慢性病人实施几乎没有什么诊疗内容的便民门诊,合乎其功能定位吗?
从世界范围看,将医疗资源进行分级管理是大势所趋。但其本意不是为了区分这些医疗资源的良莠,而是为了让不同的医疗机构各司其职,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
站在医疗分级管理的角度看,处于医疗平台最高点的三级综合医院,其定位就是针对那些有一定治疗难度的专科病人,而不是不设门槛。事实上,在其他设立了医疗机构分级管理的国家,三级综合医院连普通门诊都极少,所有的病人都要先上社区医院或急诊处就诊,如果这些医疗机构处置起来有困难,或治疗效果不好,才会转诊到上层的三级医院。
可在我们这,很多三级医院的人流有时比火车站还挤,医生看病完全像流水线上的工人对待产品,患者难以体会到三级医院应有的服务。与此同时,许多一级医疗机构却门可罗雀。这未必是因我们的一级医疗机构水平差,而是三个级别的医疗机构分工不明确,更没有一个自下而上的就诊流程,患者简单地认为三级医院的水平更有保障,所以不管是否需要,都要奔着三级医院走;认为北京的医院更好,所以扎堆赴京看玻
以慢性病开药为例,这几乎是最简单的一种医疗服务,从医院的分工管理上讲,这完全该由社区医疗机构来承担。而三级综合医院开设以开药为目的的便民门诊,说得严重点,这是种越俎代庖,是对初级医疗机构的打压,其结果必将使得基础的医疗机构更加薄弱。
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发挥初级医疗机构的作用,将类似于便民门诊一类的工作回归社区,逐步提高三级综合医院的门诊门槛,改小病上社区的理念为初诊、开药上社区。为达到这样的目的,医政管理部门应改变当前在管理上对社区医院过多的限制。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不少慢性病人的常用药在社区医疗机构买不着,逼着他们去三级医院。由此可见,适当放开社区医疗机构的用药权限,应是为三级医院分流病人的第一步。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面对阿尔茨海默病 如何抵御“脑中的橡皮擦”? (2025-04-07)
- 专家呼吁:多方聚力共促阿尔茨海默病早诊早治 (2025-04-01)
- 春季如何预防疾病?江西组织专家专业解答 (2025-03-21)
- 体重管理年来了!“小胖墩”如何“减负”? (2025-03-20)
- 出现这些症状需特别注意 别把花粉过敏当感冒! (2025-03-14)
- 春季谨防带状疱疹,专家支招科学预防 (2025-03-05)
- 世界肥胖日:儿童肥胖不止“肥胖”这么简单 (2025-03-05)
- 专家:合胞病毒感染危害不仅限于肺部 (2025-03-04)
- 中国疾控中心:春季这样守护校园呼吸道健康 (2025-02-28)
- 中疾控发布提示:2月需关注这些传染病 (2025-02-1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