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示消费者注射肉毒毒素、玻尿酸等美容产品须谨慎 |
![]() |
近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破获了多起美容院销售使用违法药品和医疗器械案件。以浙江“3·13”制售假药和无证医疗器械案为例:犯罪嫌疑人王某在宁波开办医学美容中心,从沈阳、河北、深圳等地不法分子手中购进标识为“BOTOX”、“衡力”的肉毒毒素注射剂、标识为“瑞蓝”的玻尿酸注射剂等。经查,本案涉及的77个品种5万余瓶(支)产品均为假药或未经注册医疗器械。现已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60人,摧毁了分布在20多个省(区、市)的制假窝点和销售网络。
通过对同类案件梳理发现,不法分子多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开办规模较小的美容院,从事注射美容等医疗美容服务。注射美容产品多为标识为外国生产的肉毒毒素、玻尿酸、胎盘素等注射剂,部分产品包装上无中文标识。美容院从无药品、医疗器械经营资质的个人手中低价购进上述注射美容产品,这些产品为制假窝点生产的假药或无证医疗器械。
在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到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美容机构做注射美容等医疗美容项目,不要使用无批准文号或注册证号、无中文标识的肉毒毒素、玻尿酸等注射美容产品,以免危害生命健康。特别提醒注意的是,肉毒毒素注射剂属于毒性药品,不当使用可能会引起肌肉松弛麻痹,严重时将引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危及生命健康的症状。广大消费者如发现生产、销售、使用非法注射美容产品的,应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举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及时开展调查,严厉打击制售假药和无证医疗器械违法行为。医药网新闻
通过对同类案件梳理发现,不法分子多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开办规模较小的美容院,从事注射美容等医疗美容服务。注射美容产品多为标识为外国生产的肉毒毒素、玻尿酸、胎盘素等注射剂,部分产品包装上无中文标识。美容院从无药品、医疗器械经营资质的个人手中低价购进上述注射美容产品,这些产品为制假窝点生产的假药或无证医疗器械。
在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到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美容机构做注射美容等医疗美容项目,不要使用无批准文号或注册证号、无中文标识的肉毒毒素、玻尿酸等注射美容产品,以免危害生命健康。特别提醒注意的是,肉毒毒素注射剂属于毒性药品,不当使用可能会引起肌肉松弛麻痹,严重时将引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危及生命健康的症状。广大消费者如发现生产、销售、使用非法注射美容产品的,应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举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及时开展调查,严厉打击制售假药和无证医疗器械违法行为。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面对阿尔茨海默病 如何抵御“脑中的橡皮擦”? (2025-04-07)
- 专家呼吁:多方聚力共促阿尔茨海默病早诊早治 (2025-04-01)
- 春季如何预防疾病?江西组织专家专业解答 (2025-03-21)
- 体重管理年来了!“小胖墩”如何“减负”? (2025-03-20)
- 出现这些症状需特别注意 别把花粉过敏当感冒! (2025-03-14)
- 春季谨防带状疱疹,专家支招科学预防 (2025-03-05)
- 世界肥胖日:儿童肥胖不止“肥胖”这么简单 (2025-03-05)
- 专家:合胞病毒感染危害不仅限于肺部 (2025-03-04)
- 中国疾控中心:春季这样守护校园呼吸道健康 (2025-02-28)
- 中疾控发布提示:2月需关注这些传染病 (2025-02-1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