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进详解药价改革的六大误区 建立市场化机制 |
![]() |
从今年6月1日起,我国政府将按照《关于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通知》的规定,取消绝大部分药品的定价,逐步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这标志着国医改在市场化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事实上,这项新政的一经出台,便引来了市场上的广泛争论。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王东进先在“2015中国医药企业家年会”上关于此通知进行了分享,详解药价改革的六大误区,以下为演讲速记摘要:
药价改革是深化医改的重大举措。大家知道,药品管理体制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系着改革的走向和成效。毫不夸张的说,医药市场上存在着诸多乱象,直接或间接与药品管理体制和价格形成机制不合时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以外,问题倒逼改革,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则。
药价改革指导意见的出台,正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势有所趋、人有所盼的必然,也是深化医改的重大举措。
我思考这个问题,今年很可能是作为医药年载入史册。刚刚出台了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结果前不久又出现了药品评价审批和器械审批制度改革,这两个改革正如牛正乾先生所讲的,可能要给医药行业的发展带来史无前例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药品是不是商品?医药领域存在不存在市场?改革应不应该引入市场机制,要不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医疗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药品价格能不能由市场来决定等等。可以说是这些年来,国内外见仁见智争论不休,莫衷一是的老大难问题,正因为如此,医改的许多领域和环境上改革举措犹豫不决迈不开步、上不了路,既贻误了改革的大好机遇,也拖累了全民医保和医疗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我今天想着重谈谈政府部门应该怎样理性对待药价改革,概括一下就是六个不能。
一,不能把药价改革理解为药价放开。有些人习惯把价格改革简单理解为价格放开,认为政府不再管理药品价格。这恰恰是历史上反复出现过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情况,政府怎么能不管呢?当仁不让必须管好,不管和管不好就是失职,就是不作为,关键是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手段,要由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由依靠行政手段管制依靠法律法规、规划、规范、标准、监控等现代治理的手段进行监督管理,这样才能做到管而不死、放而有度、活而有序。
二,不能把药价改革曲解为管理部门的更换。这也是时下较为流行的一种说法,认为药品价格由甲部门管理变为乙部门管理,药价改革的实质是管理体制和价格形成机制的转换,也就是由政府定价变为由市场形成价格,目的是使药品价格既体现价值规律又反映供求关系。因此改革的关键是转换体制、创新机制,引入药品价格的形成机制、管理机制、谈判机制,对医疗服务提供方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医保支付的控费机制,对药品生产流通和医疗服务行业的评价监督机制等。假如不转换机制只更换部门,结果只能是五马换六羊越换越不强。
三,不能把药价改革误读为医保决定价格和医保支付价格。药品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一样都是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共同认可的商品(药品)并价值货币体现,是一种交易过程和结果的客观存在。至于医保机构作为代表,参保者根据实际需要和资金支付能力,对医疗服务提供方谈判形成一个打包价予以支付,这是购买医疗服务的一种支付方式,而不是一票医保支付价格,也不是社保部门的行政行为。医保机构作为参保者的团购,购买的是医疗服务,并不直接购买药品,何来药品的医保支付价格呢?
四,不能用政府招标定价拒绝市场形成价格。政府对绝大多数药品不再直接定价,就是把定价权交给市场,政府包括政府的相关部门是市场的监管,而不是市场的主体。如果直接招标药品就是深层错位,就是越俎代庖,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就不可能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五,不能把药品价格改革片面理解为降低药价。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和市场供求关系的货币体现,价格也是调节资源配置,引导企业和消费的杠杆,价格有升有降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通过改革把虚高的价格降下来。所谓虚高,一是钻成本定价的空子,虚列成本形成虚高;二是由于某种形式的垄断造成的虚高,价格也并非越低越好,只要性价比高、物有所值就行。
六,不能利用药价改革反对药价改革。药价改革不仅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必须从全局高度加以审视和把握,如果政府职能转变,医药卫生管理体制和医药机构运行体制,药品生产流通、市场环境、医保制度等没有相应的转变,和政策不配套,药品价格改革就不可能单兵独进取得实际成效。
医药网新闻
事实上,这项新政的一经出台,便引来了市场上的广泛争论。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王东进先在“2015中国医药企业家年会”上关于此通知进行了分享,详解药价改革的六大误区,以下为演讲速记摘要:
药价改革是深化医改的重大举措。大家知道,药品管理体制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系着改革的走向和成效。毫不夸张的说,医药市场上存在着诸多乱象,直接或间接与药品管理体制和价格形成机制不合时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以外,问题倒逼改革,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则。
药价改革指导意见的出台,正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势有所趋、人有所盼的必然,也是深化医改的重大举措。
我思考这个问题,今年很可能是作为医药年载入史册。刚刚出台了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结果前不久又出现了药品评价审批和器械审批制度改革,这两个改革正如牛正乾先生所讲的,可能要给医药行业的发展带来史无前例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药品是不是商品?医药领域存在不存在市场?改革应不应该引入市场机制,要不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医疗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药品价格能不能由市场来决定等等。可以说是这些年来,国内外见仁见智争论不休,莫衷一是的老大难问题,正因为如此,医改的许多领域和环境上改革举措犹豫不决迈不开步、上不了路,既贻误了改革的大好机遇,也拖累了全民医保和医疗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我今天想着重谈谈政府部门应该怎样理性对待药价改革,概括一下就是六个不能。
一,不能把药价改革理解为药价放开。有些人习惯把价格改革简单理解为价格放开,认为政府不再管理药品价格。这恰恰是历史上反复出现过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情况,政府怎么能不管呢?当仁不让必须管好,不管和管不好就是失职,就是不作为,关键是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手段,要由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由依靠行政手段管制依靠法律法规、规划、规范、标准、监控等现代治理的手段进行监督管理,这样才能做到管而不死、放而有度、活而有序。
二,不能把药价改革曲解为管理部门的更换。这也是时下较为流行的一种说法,认为药品价格由甲部门管理变为乙部门管理,药价改革的实质是管理体制和价格形成机制的转换,也就是由政府定价变为由市场形成价格,目的是使药品价格既体现价值规律又反映供求关系。因此改革的关键是转换体制、创新机制,引入药品价格的形成机制、管理机制、谈判机制,对医疗服务提供方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医保支付的控费机制,对药品生产流通和医疗服务行业的评价监督机制等。假如不转换机制只更换部门,结果只能是五马换六羊越换越不强。
三,不能把药价改革误读为医保决定价格和医保支付价格。药品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一样都是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共同认可的商品(药品)并价值货币体现,是一种交易过程和结果的客观存在。至于医保机构作为代表,参保者根据实际需要和资金支付能力,对医疗服务提供方谈判形成一个打包价予以支付,这是购买医疗服务的一种支付方式,而不是一票医保支付价格,也不是社保部门的行政行为。医保机构作为参保者的团购,购买的是医疗服务,并不直接购买药品,何来药品的医保支付价格呢?
四,不能用政府招标定价拒绝市场形成价格。政府对绝大多数药品不再直接定价,就是把定价权交给市场,政府包括政府的相关部门是市场的监管,而不是市场的主体。如果直接招标药品就是深层错位,就是越俎代庖,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就不可能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五,不能把药品价格改革片面理解为降低药价。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和市场供求关系的货币体现,价格也是调节资源配置,引导企业和消费的杠杆,价格有升有降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通过改革把虚高的价格降下来。所谓虚高,一是钻成本定价的空子,虚列成本形成虚高;二是由于某种形式的垄断造成的虚高,价格也并非越低越好,只要性价比高、物有所值就行。
六,不能利用药价改革反对药价改革。药价改革不仅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必须从全局高度加以审视和把握,如果政府职能转变,医药卫生管理体制和医药机构运行体制,药品生产流通、市场环境、医保制度等没有相应的转变,和政策不配套,药品价格改革就不可能单兵独进取得实际成效。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防备私域直播间老年人药品、保健品消费危险 两部分宣布提示 (2025-07-02)
- 国度医保局:2024年中国药企海内受权买卖总额超500亿美元 (2025-07-0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 |
![]() |
解决便秘的偏方 | 女孩向往 |
![]() |
![]() |
婴儿出生时瞬间 | 西红柿养生功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