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国药集团逐步实现实业化

国药集团逐步实现实业化

  4月22日,中国医药集团与山西威奇达药业在山西大同签署协议,国药集团正式开始对威奇达的重组工作。国药集团承诺将通过股权收购和增资扩股的方式,对威奇达实现控股。这也是国药集团在医药工业领域展开自主并购的第一步。原本专注于医药贸易领域的国药集团,正在逐渐使自身实业化。

 

  这次收购,国药集团做得并不显山露水,但在业内却引起重视。一位资深医药界人士听到这个消息后惊讶的表示:“以往国药集团对医药生产企业的并购好像并不积极。但现在看来,国药的动作比想象中快得多。”

 

  中国是抗感染药品使用大国,全国抗感染类药品以年均17%左右的速度迅猛增长,2009年全国抗感染类药品的市场规模已超过400亿元。头孢曲松钠一直是抗生素中销售金额排名首位的药物。

 

  石药集团和福州抗生素集团是7-ACA的生产大户,年产能为1600吨左右。威奇达列第三位,约1000吨,健康元(SH:600380)等企业年产能都在800吨以下。在重组协议中,国药集团表示将进一步扩大威奇达的产能,实现1200吨7-ACA和300吨克拉维酸的生产规模。并计划到2015年,实现威奇达的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

 

  对此,石药集团办公室负责人张赫明认为:“现在看来,我们是国内做7-ACA最大的。但国药收购威奇达之后,市场竞争必然会更激烈。以前国药是不会涉足这种化学原料药生产的,随着国字头企业的挤入,一些小规模的企业恐怕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4月12日,上海医工院并入国药集团,国资委央企序列中,医药板块的整合就此结束。国药在形式上拥有了包括化学药、中药、生物制品在内的医药研发、生产、流通、销售的“全产业链”。

 

  然而国药集团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跛子”,2009年国药实现收入650亿元,其中流通业务占比超过80%,医药工业方面几乎是空白。

 

  国药集团脱胎于中国医药公司,一直以来承担全国医药流通工作。1998年集团成立之时,中国医药工业公司、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公司、中国药材集团公司等医药生产企业并入其中。但由于市场化的冲击,国字头的医药生产企业规模逐渐萎缩。在合并中生集团之前,国药的工业板块仅保留精神麻醉产品等很小的一块。

 

  不过合并了两家央企之后,国药的胃口开始大了起来。上述国药集团内部人士表示:“国药确实是在发展医药工业,为的就是打通产业链的上下游。”

 

  上世纪末,国有资本从医药等竞争性领域逐步退出,而十年之后,迎来的将是国资的全面回归。国药显然不会满足于自给自足。按照集团的规划,短时间内,国药集团将实现医药工业领域的全国领先。

 

  国药集团人士表示,“国内医药工业实力最强的就是哈药集团,去年收入约130亿。国药瞄准哈药,今年提出医药工业板块的产值实现100亿。要达到这一目标,除了依靠原中生集团旗下的生物制品以外,肯定还要加大化学药的力度。有些我们短时间内做不到的领域,只能靠收购。”

 

  然而,国药也没放弃自己的老本行。在签订收购协议之余,国药集团总经理佘鲁林也表示,希望在大同市按照国际标准建设现代医药物流分销、配送中心,并参与该市的医院改革。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