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国内整个生物医药产业表现生猛

国内整个生物医药产业表现生猛

  全国各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有些专家认为这只是为“国际巨头输送弹药和给养”,然而生物医药产业确实表现生猛。那么,隐藏在背后的又是什么呢?

 

  生物医药产业表现生猛

 

  据了解,江苏、上海、北京、四川、广东、重庆等地政府正在实施这些新兴产业计划,北京、上海、四川和江苏的计划是:

 

  北京生物医药工程4月底启动,入围企业将享受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包括上市融资、兼并重组以及获得贷款。北京市未来3年力争把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从现在的不到400亿元增加到1000亿元。

 

  上海市计划到2012年底,初步建成国内生物医药的创新产品制造中心、商业中心和研发中心--生物医药行业经济总量达2000亿元。


  四川已经将生物制药列为四川“十二五”规划冲刺产值的运动员之一。成都市已经出台的规划制定了“力争到2012年成都市的生物医药产业经济总量达900亿元,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80家”的目标。

 

  江苏生物医药产业目前年产值约2000亿元,总量规模约占全国的11.5%。其中,工业酶制剂、重组人胰岛素、血管内皮抑素等基因工程药物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江苏希望到2012年生物医药销售收入超过5000亿元,“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及产业化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生物医药“发烧”

 

  5月5日,行业分析专家李其(化名)指出,“回头看看2009年世界十大医药并购案就知道,我们的生物制药发展,很可能只是为国际巨头输送弹药和给养而已。”

 

  另一位证券分析研究者也持与其相同的观点,他认为,“产值的多寡正在成为一些地方政府衡量与国外巨头抗争的重要指标,而国外生物制药巨头,却在关注新产品的研发和对中国市场营销的步步为营。”

 

  然而专家个人的这种“唱衰”评论,并不妨碍中国生物制药超高速发展的增长势头。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生物医药实现产值8666亿元,生物制药增长高达30.65%。去年生物制药经济总量或超过万亿。

 

  据全景数据决策终端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生物医药行业超大宗资金和大宗资金合计流入达77.07亿元;仅4月份,就有50亿的机构资金进入该板块。从公布的基金一季报来看,共有38家基金公司在一季度重仓生物制药。

 

  但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李朴民曾警告说:从全国来看重点发展产业少不了生物医药产业,但不同地区要正确地选择符合本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背后暗藏隐忧

 

  市场激励生物制药高速前进,但技术与创新能力弱依然掣肘国内生物制药的发展。生物医药的命脉是研发创新能力,国外巨头不仅拥有庞大的资金支持,而且拥有庞大的科研队伍。

 

  据了解,目前我国化学药和生物技术药以仿制为主,单元技术与国际相比尚存相当大的差距。在创新、高层次研发、掌握国际前沿关键技术的人才相当匮乏。


  统计表明,我国已经批准上市的13类25种382个不同规格的基本工程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中,只有6类9种21个不同规格的产品属于原创,其余均为仿制。

 

  同质化竞争也在导致市场环境恶化--如基因工程药物G -CSF临床应用剂量很小,只需一个厂家即可基本满足市场需求,但厂家超过15家。国家发改委研究员王亚平认为,这些因素制约生物医药“无法实现良性循环”。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