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疗器械行业 > 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公司引入GPO

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公司引入GPO

  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公司结盟Anvil Medical打造国内专业医疗器械BtoB电子商务平台,引入集团采购模式GPO。国际通行的医疗器械集团采购模式GPO(Group Purchasing Operation),正式试水中国市场。

 

  据悉,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公司(下称CMIC)与Anvil Medical公司在深圳签署协议,宣布结成战略联盟。依据协议,CMIC将成为Anvil Medical在中国的唯一合作伙伴,双方将在国内打造一个采用GPO模式的专业医疗器械BtoB电子商务平台。

 

  CMIC董事长李志新表示,Anvil Medical和CMIC的强强联合,必将推动医疗器械GPO在中国的健康发展,并为全球医疗器械集团采购活动注入新的动力。一方拥有强大的医疗器械电子商务实力、丰富的国际集团采购经验和资源,另一方拥有强大的医疗终端管控力、完备的销售渠道和销售网络。


  所谓医疗器械集团采购,是指受医院、家庭护理中心和家庭保健等医疗器械使用机构的委托,一些专业服务机构通过集中采购的方式,与制造商、经销商和其他卖方进行价格协商、帮助医疗机构节约财务费用、提高财务效益的实体。集中采购提供的服务统称为GPO,其内容包括供应链技术服务、财务外包服务等等。

 

  实行GPO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大批量的规模采购、产品定点专供和连续的购买,同时实现产品的统一送货安装,通过这些内容的控制和统一,来实现集团采购带来的降低成本的作用,提高采购的效率。

 

  在CMIC总经理于清明看来,GPO在中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他认为,首先,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仪器设备中,有高达75%是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产品,都需要更新淘汰;另外,从目前国家加大对基层医疗投入的政策来看,今后必定推动相关适用产品的增长,这些都为以中小型医疗器械为主要采购产品的GPO模式发展提供了可能。

 

  而从GPO模式在国外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已经成为医疗器械采购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中介服务机构采购。据美国医疗行业集团采购协会的统计,美国96%-98%的医院至少加入了一个GPO,每年GPO通过降低产品价格,为医疗机构节约费用高达330亿美元。

 

  于清明指出,“中国应该借鉴美国GPO的成功经验,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技术与集中采购理念充分的融合,发挥互联网无处不在的优势,形成集中采购供应链之间协同合作的机制,促进商流、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的一体化流动。”

 

  于清明同时表示,还应该将中介组织打造成为可为医疗机构提供快速实施、公开透明、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集中采购服务的专业性机构。


  在与合作双方负责人的交流中发现,GPO逐渐成为主流采购模式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能通过简化产品供应链,为医疗器械采购方节约成本,为供应方提供长期稳定、大量大额的销售渠道。

 

  根据Michael Chermak介绍,GPO通过在采购方和供应方之间建立起有效的销售渠道,为采购方提供丰富的产品库,再通过直销或直达等方式降低总的采购成本,为供应方提供更高的利润空间,同时又可以解决渠道冲突的问题。

 

  Anvil Medical公司首席执行官Michael Chermak认为,目前全球的市场供应链是缺乏效率的,主要是由政策、中间人及其他流程繁复所造成;这使得采购方的采购成本高企,而供应方也因库存难以及时处理导致现金运作阻滞,由此产生的成本最终都要转嫁到产品使用者身上。

 

  为此,Michael Chermak 分析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个成熟的系统,为双方提供解决方案,解决资金流问题,而GPO正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在大规模购买的同时拿到折扣。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