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洗牌!医学检验代理将血流成河 |
![]() |
医药网3月9日讯 大型医院中,医学检验科和放射科通常是最赚钱的科室,即便不是赚钱最多的,也是利润率最高的。
医学检验产品代理商,自然也是医疗器械各子领域代理商中日子比较好的代理商。
但这样的好日子过不长了!
随着分级诊疗推进、检验结果互认流行、资本大肆介入争夺、医学检验中心剥离等,医学检验代理商已经迎来大洗牌时代,火拼已经从华东地区开始,很快将遍布全国,未来用血流成河来形容并不为过。
市场转移了,你还在原地?
我们先来看分级诊疗,目前全国已经有270个城市在试点,多数都是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为切入点,虽然多数地方还没看到实质的大影响,但一些地方的数据让我们看到了大趋势:
甘肃规定300个疾病必须在基层首诊,安徽17个大医院和218家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协作关系,基层门诊、急诊增加了27%;浙江基层门诊、急诊过去5年增加了32%。
为推进分级诊疗,国家出台了不少配套措施,势头不可逆转。2017年,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国全面启动,分级诊疗试点将扩大到85%地级市。
分级诊疗对检验的最大影响就是大医院检验量在下降,基层在增加,但大医院的特殊检验项目会增加,普检量减少,基层则是普检量大增。
对代理商来说,原来你是做大医院普检的,现在要面临业务转移到基层,你有能力将代理业务也转移么?而大医院的特检,你又能接住么?在分级诊疗大面积推进下,诸多检验代理商必将业务下滑,元气大伤!
降价了,控费了,剥离了
诊断试剂省级集采开始浮出水面。即便不这样,招标降价也一直是主旋律。
几天前就有某位知名的企业家在两会上感慨,医院采购少了、产品降价了,企业利润下降了,再次印证了降价对企业的影响,影响了企业,自然也影响了各位代理商。
再加上这几年国家倡导的降低药耗占比,打击医生滥开药、过度检查等,检验设备使用率也在降了。
这还不算,由于检验费用全国都在降、或者要求降,公立医院检验科盈利能力也在下滑。这个时候,借势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医疗、倡导医疗PPP模式之机,公立医院的检验中心等5大科室还要从医院中剥离出去!
“客户”彻底变了,用量要减少了,价格要降低了,代理商终将深受影响。
检查结果互认,代理商要散伙
再看检查结果互认,国务院已经出了文件,地方上也有实施方案,比如黑龙江。但目前动作最大的当属京津冀,共有131家医院及医学检验机构已经实现27个检查项目的结果互认,这些项目多属于成熟的检验项目。
未来,全国各地的检验结果互认将日益普遍。但由于多数产品由于溯源性差,满足不了三甲医院的检验需求,将被市场淘汰,代理商亦将随之“散伙”。
打包商跑马圈地,华东已沦陷
资本进入市场博弈,也将让“强者吃肉、弱者无汤”。目前已经有多家检验产品综合服务商出现,他们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主导检验产品流通未来格局。
他们有些已经上市融资,不但自主生产产品,还代理了罗氏、雅培、贝克曼等全球知名的厂家产品。他们还采取“打包”的服务方式,一揽子解决检验科大部分产品的供应和售后服务,此举可以让医院检验科降低10%的成本左右。比如润达医疗、塞力斯、瑞康医疗、合富医疗、海尔施等,就是种类型。
以如此的合作模式,企业与医疗机构(含第三方医学检验室)关系更为紧密,对医疗机构检验科的控制力大大增强,成百上千的品种从其手中供应,其他代理商将被无情挤出,或者沦为外围非核心供应商,利润大幅受损。
在华东区域,以“打包”模式进行市场布局的多家检验产品主要生产流通商已然形成火拼之势,一些做得好的检验流通商也都被并购掉了,哪里还有普通代理商的立足之地?未来,也不会平静,竞争只会更加猛烈。
再加上部分区域已经在推行试剂、耗材两票制,以及增改增、金税三期、飞检抽检等带来的综合效应,中间代理环节减少已成为必然,检验代理商大洗牌已经来临!
医药网新闻
医学检验产品代理商,自然也是医疗器械各子领域代理商中日子比较好的代理商。
但这样的好日子过不长了!
随着分级诊疗推进、检验结果互认流行、资本大肆介入争夺、医学检验中心剥离等,医学检验代理商已经迎来大洗牌时代,火拼已经从华东地区开始,很快将遍布全国,未来用血流成河来形容并不为过。
市场转移了,你还在原地?
我们先来看分级诊疗,目前全国已经有270个城市在试点,多数都是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为切入点,虽然多数地方还没看到实质的大影响,但一些地方的数据让我们看到了大趋势:
甘肃规定300个疾病必须在基层首诊,安徽17个大医院和218家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协作关系,基层门诊、急诊增加了27%;浙江基层门诊、急诊过去5年增加了32%。
为推进分级诊疗,国家出台了不少配套措施,势头不可逆转。2017年,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国全面启动,分级诊疗试点将扩大到85%地级市。
分级诊疗对检验的最大影响就是大医院检验量在下降,基层在增加,但大医院的特殊检验项目会增加,普检量减少,基层则是普检量大增。
对代理商来说,原来你是做大医院普检的,现在要面临业务转移到基层,你有能力将代理业务也转移么?而大医院的特检,你又能接住么?在分级诊疗大面积推进下,诸多检验代理商必将业务下滑,元气大伤!
降价了,控费了,剥离了
诊断试剂省级集采开始浮出水面。即便不这样,招标降价也一直是主旋律。
几天前就有某位知名的企业家在两会上感慨,医院采购少了、产品降价了,企业利润下降了,再次印证了降价对企业的影响,影响了企业,自然也影响了各位代理商。
再加上这几年国家倡导的降低药耗占比,打击医生滥开药、过度检查等,检验设备使用率也在降了。
这还不算,由于检验费用全国都在降、或者要求降,公立医院检验科盈利能力也在下滑。这个时候,借势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医疗、倡导医疗PPP模式之机,公立医院的检验中心等5大科室还要从医院中剥离出去!
“客户”彻底变了,用量要减少了,价格要降低了,代理商终将深受影响。
检查结果互认,代理商要散伙
再看检查结果互认,国务院已经出了文件,地方上也有实施方案,比如黑龙江。但目前动作最大的当属京津冀,共有131家医院及医学检验机构已经实现27个检查项目的结果互认,这些项目多属于成熟的检验项目。
未来,全国各地的检验结果互认将日益普遍。但由于多数产品由于溯源性差,满足不了三甲医院的检验需求,将被市场淘汰,代理商亦将随之“散伙”。
打包商跑马圈地,华东已沦陷
资本进入市场博弈,也将让“强者吃肉、弱者无汤”。目前已经有多家检验产品综合服务商出现,他们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主导检验产品流通未来格局。
他们有些已经上市融资,不但自主生产产品,还代理了罗氏、雅培、贝克曼等全球知名的厂家产品。他们还采取“打包”的服务方式,一揽子解决检验科大部分产品的供应和售后服务,此举可以让医院检验科降低10%的成本左右。比如润达医疗、塞力斯、瑞康医疗、合富医疗、海尔施等,就是种类型。
以如此的合作模式,企业与医疗机构(含第三方医学检验室)关系更为紧密,对医疗机构检验科的控制力大大增强,成百上千的品种从其手中供应,其他代理商将被无情挤出,或者沦为外围非核心供应商,利润大幅受损。
在华东区域,以“打包”模式进行市场布局的多家检验产品主要生产流通商已然形成火拼之势,一些做得好的检验流通商也都被并购掉了,哪里还有普通代理商的立足之地?未来,也不会平静,竞争只会更加猛烈。
再加上部分区域已经在推行试剂、耗材两票制,以及增改增、金税三期、飞检抽检等带来的综合效应,中间代理环节减少已成为必然,检验代理商大洗牌已经来临!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防备私域直播间老年人药品、保健品消费危险 两部分宣布提示 (2025-07-02)
- 国度医保局:2024年中国药企海内受权买卖总额超500亿美元 (2025-07-02)
- 国度医保局:中国立异药家当已由“引进仿照”转向“立异输入” (2025-07-02)
- 国度药监局对于刊出小儿电解质补给打针液等56个药品注册证书的布告 (2025-07-02)
- 对于进一步增强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信息使用治理的关照 (2025-07-0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 |
![]() |
解决便秘的偏方 | 女孩向往 |
![]() |
![]() |
婴儿出生时瞬间 | 西红柿养生功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