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贻宁:省内出名肝病专家,好医术引忠实粉丝追随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包括在中医“臌胀”、“积聚”等病证之中。博医汇肝胆科名医魏贻宁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及数十年的从医经验,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有着很大的优势。
魏贻宁主任是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曾任中西医结合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她1964年毕业后从事临床诊疗工作,至今已经54年。魏贻宁主任是西医院校出身,为了提升肝病治疗作用,在工作后果断开始学习中医,如今已是省内小有名气的中西医结合肝病专家。她时常冒着风险接诊连大医院的医生都不敢接手的肝病重症患者,只为了给这些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她有一大群忠实的患者粉丝,十年二十年地信任她、跟随她。
魏贻宁主任解释道,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作为一种常见病,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又有其特殊的临床特征,今天中医也应当把它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来认识,这样有利于寻找出系统的,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临床诊疗工作中,魏主任发现西医在治疗肝病过程中手段不多,主要以抗病毒和护肝为主,但是肝病的种类很多,仅仅依靠抗病毒和护肝,很多时候无法理想化。
而这方面中医的辩证论治更有针对性,它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病症特点对症下药,配合西药控制,往往能达到更良好的作用。
为了提升自己的肝病诊疗,时年45岁的魏贻宁开始学习中医,在省二人民医院开业义诊一个月期间,趁着与中医大家俞长荣教授同一个诊室的机会,当时已是副主任医师的魏贻宁主动给俞长荣教授抄方,边学边问,抓住一切机会向名医学习中医诊疗经验。
如今,魏贻宁主任已是省内小有名气的中西医结合肝病专家,在她手上看好的肝病患者不知凡几。
在省传染病医院和省二人民医院执医期间,魏贻宁主任接诊过许多肝病患者。其中有很多是其他医生不愿接、不敢接的重症患者。林伯陈(化名)就是其中一个。
林伯陈找到魏主任时,他的肝已经重度硬化,皮肤泛黄,当时只有50岁出头的他体力严重衰竭,连走路都没有力气,需要人搀扶。
“他的黄疸指标当时超过了100,肝细胞已经被严重破坏。”魏主任回忆说,“当时很多医院对他的判断是活不过两年,就算做人工肝,也只能延长几年寿命。”
很多医院和名医都认为林伯陈的情况已经无法挽救,为避免影响自己的治疗率和名声,都不愿意接诊。无奈之下林伯陈才找到了魏主任。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不愿意接,因为我也没有把握(能治好他)。”魏主任实话实说,“但是后来想想,如果我也拒绝了他,那他就只能回去等死了。”医者仁心,魏主任最终还是没能忍心拒绝林伯陈,她开始用西药和中药结合的方式给林伯陈调理。
“开始先要解决黄疸的问题。我用中西药结合的方式为他护肝退黄。”魏主任说,“不过他(林伯陈)的确也很能坚持,开始一周一次复诊,后面两周一次复诊,十几年每天服用中药,从未间断过。”
在魏主任处调理两个月后,林伯陈的黄疸就消退了;调理半年后,体力也开始逐渐恢复了,这也给了林伯陈继续坚持下去的信心。
如今十三年过去了,林伯陈依旧如正常人一样生活着,每次找魏主任复诊时,都对魏主任千恩万谢。“能用自己的医术延长这种重症病患的生命,作为医生来说,的确挺有成就感的。”魏主任笑道。
像林伯陈这样,十几二十年都在魏主任手上长期调理的肝病重症患者、肝癌患者有很多,年长的跟随魏主任调理已经有三十多年。他们从传染病医院,一直跟随到了魏主任如今坐诊的博医汇。
【专家名片】
魏贻宁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曾任中西医结合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临床,科研一线工作,先后在省传染病医院、孟超肝胆医院,协和消化科,省二人民医院等病房和门诊工作
专业特长:对各型病毒性肝炎,自免肝,肝硬化,肝癌朮后综合性中西医治疗有丰富临床治疗经验,疗效显著。另外对慢性各证型胃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胆道系统的疾患亦有一定治疗经验
坐诊医院:博医汇名医馆
坐诊时间:周二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