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日常调理 > 经常道听途说,你是不是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

经常道听途说,你是不是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

据国家卫计委和IDF统计,2012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2013年全球20岁~79岁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为8.3%。

中国糖尿患者数位居世界首位,趋于年轻化。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饮食结构等因素,导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约1.1亿人,位居世界第一,我国糖尿病消费群体量大。

据IDF统计,2015年我国有130万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其中40.8%的人年龄低于60岁,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


但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不仅仅是健康人

不少患病多年的糖尿病患者

依然对糖尿病的认识存在诸多误解


01

打胰岛素后就可以不控制饮食


胰岛素降血糖的机理是将血糖运送到组织中利用或者以糖原或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这样,如果吃得多了,储存的也就相应增加,于是体重随之逐渐增加;体重增加了,胰岛素抵抗会加重,所需胰岛素量也相应增加,为了控制好血糖胰岛素就不得不加量,于是进入恶性循环。

因此,即使用胰岛素也需控制饮食和体重。

02

空腹血糖正常就不是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 ≥7.0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 ≥11.1mmol/L。

有些人在偶尔的检查中看到自己血糖正常就以为自己不是糖尿病,其实未必,有些人空腹血糖虽正常,但餐后2小时血糖却很高,同样也是糖尿病,这种情况多见于2型糖尿病的早期。

因此,必须重视餐后2小时血糖的检查,尤其是空腹血糖大于5.6mmol/L而且肥胖的人应做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餐后血糖情况,以避免漏诊。

03

吃得较少,便可降糖


很多糖友认为糖尿病是吃出来的,血糖高是因为吃得多,少吃点儿血糖自然就下来了,因此就采用“饥饿疗法”来降糖。

少吃饭不仅容易导致低血糖及饥饿性酮症,还会发生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即“苏木杰现象”),使血糖出现大幅波动,这反而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不仅如此,由于热量摄入不足,还会造成体内脂肪和蛋白质的过度分解,导致身体消瘦、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另外,饥饿时脂肪与蛋白质分解产生的大量代谢产物需要肝脏的分解和肾脏的排泄,久而久之,可引起肝肾功能的损害。

04

根据他人的经验用药


有糖友对医生的嘱咐不以为意,而对朋友、病友的“经验”深信不疑,认为朋友用过的方案已经经过了实践证明,对自己也必然有效,于是就自行在药店买药,甚至服用一些所谓祖传的“偏方、秘方”。

降糖药的选择因人而异,不同个体、不同阶段身体状况都有不同,降糖药物的使用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疗效、心血管安全性、年龄、肝肾功能、低血糖风险、是否怀孕等,不是适合别人的用药方案就一定适合自己,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切忌自作主张、看心情吃药。

05

控制糖尿病把血糖降下来就可以了


糖尿病本质上是一组代谢紊乱综合征,除了高血糖以外,多数患者还同时合并高血压、脂代谢异常、体重超标、高尿酸血症等多项代谢紊乱,仅仅控制血糖,并不能很好地防止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病等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因此糖尿病的治疗,要求综合控制,全面达标,即在血糖治疗达标的同时,还应将血压、血脂、体重控制在相应范围内,延缓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切不可只注意控制血糖这个单一指标,而忽略其他指标异常的问题。

这五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不用担心!

Curalife为你保驾护航!


Curalife

天然血糖平衡

营养补充剂


推荐理由:

☑平衡血糖水平;

☑让您更有活力;

☑ 增强胰岛素活性提高胰岛素生产;

☑ 减少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的需求;

☑ 减少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领取试用装,请关注Curalife公众号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