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医联建立“跨界融合、开放共赢”的科技医疗平台 |
![]() |
2019年5月7日,同心医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心医联”)在北京召开战略发布会,推出"科技医疗平台"的升级战略,倡导医学影像技术和AI技术应该面向临床问题进行跨界融合,并为患者提供精准诊断和更佳治疗方案的服务闭环。
同心医联创始人兼CEO刘伟奇表示,人工智能与医学影像结合的第一阶段已经过去。随着资本市场回归理性,简单烧钱造概念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应该倡导以解决实际临床问题为导向,能够落地形成服务闭环的影像AI技术。同心医联推出“科技医疗平台”战略,以医学影像技术加AI技术为核心,通过线上互联网医院与线下医学影像中心,为临床医生、专科患者、合作医院和影像+AI专家四方提供平台服务。
同时,同心医联还推出国内首家面向临床医生的影像技术+AI技术开放平台“格物系统”,倡导“临床导向,跨界融合,开放共赢,服务闭环”,将影像+AI技术真正应用于临床,目前已经为临床提供38个解决方案,未来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到临床的转化。
本次会议邀请了美国圣母大学教授、IEEE Fellow、ACM杰出科学家陈子仪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医疗影像应用的发展,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副研究员王波介绍功能磁共振在脑功能成像方面的应用,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杨欣介绍医学影像AI在动脉瘤方面的研究。
发布会还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跨界论坛,将影像技术(清华大学副教授陈慧军)+AI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特邀研究员刘涛)+影像诊断(301医院影像科主任医师程流泉)+临床应用(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鲍遇海)+医疗专业投资(中金资本执行总经理刘帆)五个领域的顶尖专家共聚一堂,探讨技术转化为临床应用的难点何在,应该如何跨界融合,才能为临床提供更为精准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最后,同心医联与合作伙伴共同启动了“临床导向;跨界融合;开放共赢;服务闭环“的科技医疗平台的升级战略,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同心医联互联网医院面向近5万名临床医生服务,线下拥有影像中心超过300家,遍布全国17个省市,目前积累超过850万病历。公司目前推出38个智能诊断产品,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公司获得了中金资本、经纬中国、君联资本、联想之星等知名机构的四轮融资支持。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2025-07-06)
- 研究发现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强度与肿瘤中T细胞耗竭性分化关系 (2025-07-06)
- 颜宁/黄健团队发表最新Cell Research论文,助力抗癫痫/镇痛药物精准设计 (2025-07-06)
- Cell:逆转“不治之症”!史上首例iPSC来源CAR-NK细胞疗法如何让硬化皮肤重获新生 (2025-07-06)
- 《科学》:首次发现成人海马存在正在增殖的神经祖细胞!转录组学分析+机器学习再次证实存在成人神经发生 (2025-07-06)
- 师从诺奖得主David Baker,杨为博士全职加入深圳医学科学院,聚焦于从头设计蛋白质药物 (2025-07-05)
- 全球抢购再升温:AZ拟出价150亿美元从Summit购买依沃西单抗全球权益,Summit股价上涨9.7%,AZ下跌2.5% (2025-07-05)
- Nature:古埃及文明的基因密码,科学家揭示法老时代的族群起源与交流! (2025-07-04)
- Science子刊:新研究表明增强CD4+ T细胞中的AST表达可让HIV进入休眠状态 (2025-07-04)
- 托起“幼有所育”的平易近生答卷 织密普惠托育服务网 (2025-07-0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