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凝聚众志 群策群力——康浩科技智能中医系统专家论证会召开

凝聚众志 群策群力——康浩科技智能中医系统专家论证会召开

  5月18日,“康浩云智能中医诊疗信息采集系统”专家论证会在北京召开。云南省中医药学会教授郑进、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元文、天津大学教授徐可欣、天津大学教授王学民、北京康浩科技有限公司潘晓明教授参与了本次论证。

  专家们肯定了康浩科技研发该系统的市场前瞻性和战略眼光,并根据自身专长和经验为企业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中医机器人“望闻问切”

  在会议现场,集中了智能辨证分析系统、舌面诊单元、脉诊单元、问诊单元四大模块于一体的中医机器人引起了专家们极大的兴趣,他们纷纷走到机器人面前,现场接受了机器人的检测。

  经过现场介绍,专家们得知,中医机器人借鉴了中医“望闻问切”的信息采集手段,并进行综合的中医辨证分析,可导出人体健康情况综合评价,并给出科学全面的养生改善方案,以及经典方剂、中成药、膳食、针灸等健康指导,对病前治未病、病中诊断和病后康复都有价值。

  中医机器人只是“康浩云智能中医诊疗信息采集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该系统还包括物联网接入平台、康浩云、用户终端,通过“移动互联网+中医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家庭与个人健康管理与疾病预警。

  这套系统借鉴了中医客观化和标准化研究,可以为医生推送经典的方药、成药、食膳等建议,医生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系统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可学习医生用药开方习惯,让系统处方建议更像医生本人所开,并博采众长,成为一个AI中医专家。

  智能中医诊疗系统生逢其时

  与会专家认为,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健康医疗行业的广泛应用,符合国家政策,也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目前也是中医药发展的最好的时机,康浩云智能中医诊疗信息采集系统基础工作扎实,让人眼前一亮,也体现了企业的战略眼光。

  各位专家结合自身专长和经验,围绕如何借鉴最新的技术、提升用户体验、更好地服务基层等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潘晓明教授总结了各位专家的建议,并表示康浩科技将牢牢抓住目前大数据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快速发展机会,不断对产品进行完善和更新迭代。

  会议当天,康浩科技相关负责人求贤若渴,认真听取了各位专家的建议,邀请专家们担任公司的专业顾问,并为各位专家们颁发了聘书。

  康浩科技:希望服务基层让更多人受惠

  北京康浩科技有限公司CEO赵瑞杰在会议上总结道,长期以来,中医药工作面临着两难:一是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传承与发展;二是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康浩科技希望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技术要素,借助于各位专家智库的力量,继续研发和完善智能中医诊疗信息采集系统,让中医这一传统文化瑰宝惠及广大基层,使更多的人在社区就能享受到名老中医的服务。

  为响应国家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2017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中心发起的“智慧健康惠民工程”,已在全国各地社区加速 “智慧健康惠民服务站”的建设,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并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这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相关产业发展的一项具体措施。

  “健康中国”的建设,不但需要政策的支持,也需要企业贡献应有的力量。康浩科技愿意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顺应国家政策引导,投身大健康产业,研发推广定位于普通百姓用得起的优质健康产品,助力于解决基层医疗健康资源供不应求的难题。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