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亿大品种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修订说明书 |
![]() |
医药网9月4日讯 一个知名大品种,修订说明书。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说明书修订
9月3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修订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说明书的公告(2019年 第71号)》。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决定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说明书【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项进行修订。

在药品说明书中增加警示语:本品可致严重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给药期间应对患者密切观察,一旦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禁忌】项应当包括:对本品或含有丹参、川芎嗪制剂及成份中所列辅料过敏者禁用;新生儿、婴幼儿、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出血及有出血倾向患者禁用。
▍年销40亿,被重点监控、调出医保
公开数据显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适应症为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全、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其他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胸闷、心绞痛、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症。
国家药监局数据库显示,持有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批准文号有两家药企:吉林四长制药和贵州拜特制药,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品种是化学药,而不是中药注射液。
在7月1日国家卫健委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中,丹参川芎嗪正在其中,并且被调出了新版医保目录。米内网数据显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2018年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为40.78亿元人民币。
▍药监局公布9项不良反应
国家药监局表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显示有过敏反应、全身性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肌肉骨骼系统损害、血液系统损害、用药部位损害视觉异常、耳鸣、听力降低等不良反应。
同时表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应单独使用,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与本品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明确输注本品前后,应用适量稀释液对输液管道进行冲洗,避免输液的前后两种药物在管道内混合,引起不良反应。
▍要求更换说明书和标签
国家药监局要求所有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生产企业均应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按照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说明书修订要求,提出修订说明书的补充申请,于2019年10月29日前报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备案。
在补充申请备案后6个月内对所有已出厂的药品说明书及标签予以更换。
上述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生产企业应当对新增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开展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使用和安全性问题的宣传培训,涉及用药安全的内容变更要立即以适当方式通知药品经营和使用单位,指导医师、药师合理用药。
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说明书修订要求
一、增加警示语:
本品可致严重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给药期间应对患者密切观察,一旦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二、【不良反应】项应当包括:
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显示本品可见以下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皮肤潮红或苍白、皮疹、瘙痒、寒战、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心悸、紫绀、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
全身性损害:寒战、畏寒、发热(甚至高热)、疼痛、胸闷、胸痛、乏力、颤抖、水肿、面色苍白等。
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皮疹、瘙痒、多汗。
心血管系统损害:静脉炎、潮红、紫绀、心悸、心律失常、血压升高或降低等。
神经系统损害:头晕、头痛、头胀、局部和全身麻木、抽搐、烦躁、震颤、眩晕、失眠、精神障碍、嗜睡等。
消化系统损害: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口干。
呼吸系统损害:呼吸困难、呼吸急促、胸闷、憋气、咳嗽、咽喉不适等。
肌肉骨骼系统损害:肌痛、背痛、关节痛等。
血液系统损害:紫癜、出血等。
用药部位损害:注射部位疼痛、注射部位肿块。
其他:视觉异常、耳鸣、听力降低等。
三、【禁忌】项应当包括:
1.对本品或含有丹参、川芎嗪制剂及成份中所列辅料过敏者禁用。
2.新生儿、婴幼儿、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3.出血及有出血倾向患者禁用。
四、【注意事项】项应当包括:
1.本品不良反应可见严重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2.严格掌握适应症,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使用,禁止超适应症用药。
3.严格掌握用法用量。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及要求用药,严格控制滴注速度和用药剂量。尤其注意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4.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情况,过敏体质者、肝功能异常患者、老人等特殊人群应慎重使用。
5.糖尿病患者用药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6.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钟,发现异常,立即停药,积极救治。
7.本品应单独使用,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与本品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输注本品前后,应用适量稀释液对输液管道进行冲洗,避免输液的前后两种药物在管道内混合,引起不良反应。
8.本品不宜与中药藜芦及其制剂同时使用。
9.本品不宜与含相似成分(丹参、川芎嗪)药品同时使用。
(注:说明书其他内容如与上述修订要求不一致的,应当一并进行修订。)

- 相关报道
-
- 《科学》子刊:敲键盘,测PD!加大团队开发无线智能键盘,可通过敲键盘动态诊断和监测帕金森病进展 (2025-04-25)
- Nature:科学家提供强有力证据揭示带状疱疹疫苗与机体痴呆症风险降低之间的神秘关联 (2025-04-25)
- 《对于做好以后恒久照护师培育学习任务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4-25)
- 医改教训若何就地取材再立异?国度卫生安康委“以例说法” (2025-04-25)
- Cell子刊:高绍荣/李维达/乐融融团队发现抗癌药物CD47阻断抗体具有抗肥胖作用 (2025-04-25)
- 全球顶尖专家共话尿路上皮癌诊疗领域的新突破——第三届泌尿肿瘤临床研究大会会后会成功举办 (2025-04-25)
- Sci Transl Med:哮喘疗法新突破!肝脏免疫疗法有望实现患者疾病长期缓解 (2025-04-24)
- Science:利用非线性声片显微镜显示活体器官中的毛细血管和细胞 (2025-04-24)
- 松江企业入选“中国医疗及健康服务产业最佳医疗器械领域投资案例TOP10” (2025-04-24)
- 扎根乡土守初心 抗癌济世传仁术——中医人王丙山的坚守之路 (2025-04-2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