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已至口罩还要不要戴?居家、无聚集、通风好可不戴 |
![]() |
春天已至,到底要不要摘口罩?哪些场合需要佩戴口罩?上海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消毒与感染控制科主任朱仁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就在不久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对普通公众、特定场所人员、重点人员、职业暴露人员四类人群的不同场景正确戴口罩提出权威科学指引。
朱仁义介绍,根据指引,结合上海本地情况,第一类人群普通公众戴口罩可依据以下原则: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情况下,建议不戴口罩;处于人员密集场所,比如办公、购物、餐厅、会议室、车间等,或乘坐厢式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建议应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戴口罩。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普通公众出现咳嗽或打喷嚏等感冒症状,与居家隔离、出院康复人员共同生活的人员,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第二类人群特定场所工作人员该如何戴口罩?专家解释,处于人员密集的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机场、超市、餐馆、美容美发机构、公共交通工具以及社区、单位进出口等场所,建议工作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而在监狱、养老院、福利院、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学校教室、工地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议日常随身备用口罩,人员聚集或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戴口罩。
第三类人群重点人员包括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从入境开始到隔离结束),建议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无呼气阀符合KN95/N95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
第四类人群是特定职业暴露人员,医疗机构普通门诊、病房、急诊等医务人员,从事疫情防控相关的行政管理人员、警察、保安、保洁等,建议戴医用外科口罩;在确诊病例、疑似病例、重症监护病房、指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流行病学调查等人员等,建议戴医用防护口罩;从事确诊病例气管插管等操作人员,建议戴头罩式(或全面型)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防护器,或半面型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防护器加戴护目镜或全面屏。
朱仁义同时补充,口罩佩戴前、脱除后都应洗手,佩戴多个口罩无法有效增加防护效果,反会增加呼吸阻力,可能破坏密合性;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累计使用不超过8小时,职业暴露人员使用口罩不超过4小时。
他最后表示,戴口罩对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均有预防作用,希望市民今后养成日常良好习惯,遇到秋冬流感季养成戴口罩习惯,防患于未然。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发生运动损伤如何急救处置?专家解答 (2025-04-18)
- 吃叶黄素会导致干眼症吗?叶黄素能预防近视?专家揭秘 (2025-04-09)
- 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守护“唐宝宝”,用爱点亮希望之光 (2025-03-21)
- 如何避免罹患慢性肾脏病?专家:规律休息、不熬夜很重要 (2025-03-19)
- “减肥大计”席卷浙江大地 体重管理成春日新风潮 (2025-03-17)
-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权威食谱,细化到地区,全是干货→ (2025-03-11)
- 这种病毒常在托幼机构和学校传播!这样防控→ (2025-02-25)
-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这种“隐秘”传播需留意 (2025-02-20)
-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 浙江疾控:警惕合并感染 (2025-02-17)
- 流感仍处季节性流行期 节后返岗须注意防范 (2025-02-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