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树蛙科系统发育和进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树蛙科系统发育和进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稳健的系统发育假说是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研究的基础,其对于解决分类争议,理解演化历程和解析分化模式至关重要。树蛙科(Rhacophoridae)隶属于两栖纲Amphibia、无尾目Anura,多样性丰富,目前已描述有约19个属420个物种,广泛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和非洲地区。该类群表现出多样的性状差异,因此,该科在生物学的诸多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是验证进化假说的理想材料。近些年,基于传统DNA基因片段数据,树蛙科的系统发育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争议和冲突的地方仍然广泛存在,需开展深入的系统研究。另外,树蛙科有着两栖类中最为丰富的繁殖类型,但是,这些繁殖方式是如何演化的,以及与物种多样性分化的关系,目前并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车静课题组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博士Elizabeth Prendini一起,联合国内外合作者收集了各大陆树蛙科主要代表类群物种,基于探针杂交富集的高通量测序方法,获得了352个核基因序列,对树蛙科进行了首次系统发育研究。分析显示,树蛙科主要支系间的关系得到很好解决,解决了一些分类争议。基于时间树,研究人员重建了现生树蛙科的生物地理历程。分析显示,现生树蛙科起源于亚洲内陆地区,时间点对应于始新世气候适宜时期,然后辐射到东南亚、南亚、喜马拉雅山和非洲。类似的时空演化模式在其他类群中也被报道,提示这可能是一个共同模式。

另外,树蛙科繁殖类型以有序的渐进的方式进行,演化方向是越来越摆脱对水体的依赖。水生繁殖方式是树蛙科最原始的繁殖特征,胶状繁殖方式是水生繁殖方式向陆生繁殖方式转变的过渡特性。不同的繁殖方式在进化上是保守的,完成树蛙科繁殖方式的转变持续约30 Ma,这与传统的“适应性辐射”模式不符。重要的是,繁殖方式的演化与物种多样性分布的不均匀紧密相关。分化速率与物种多样性成正比,越新出现的繁殖类型越陆地化,分化速率也越高。这些结果证实,繁殖类型可能是一个关键性状,促进了树蛙科的多样性分化。

该研究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使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提升了对物种多样性格局形成模式的认识。(100yiyao.com)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